大家好,我叫王璐,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我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我平日最常做的工作就是: 在患者即将去世的时候,来到患者家属身边,问他们这样一句话:“您愿意器官捐献吗?”
这样短短的一句话,问出来,却有千斤重。因为我面对的都是即将逝去亲人,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庭。这时的他们是悲伤的,绝望的,无助的,而我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个时候开口,和他们讨论死亡。当我提出器官捐献的时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大多人会直接拒绝,甚至会拂袖而去。我常常会难过的从家属身边离开,但是我能够理解,因为我知道家属比我更难过。但让我最难过的不是家属拒绝我的时候,而是他们抬起头来,流着眼泪对我说,好,我愿意。因为我知道接下来我会和他们一起,度过这场生离死别。
我协调的第一个器官捐献者,叫珍珍,是一个12岁的孩子。珍珍的父母在北京长期打工,一直希望能让孩子在北京上学。春节,珍珍来北京和父母团聚,出了车祸,送到了佑安医院。珍珍家条件非常困难,每天几千元的住院费承担不起,伤情非常严重,医院及时给她进行了减免医疗费用的救治。
治疗一直持续了15天,珍珍却一直没有清醒的迹象,那天早晨珍珍被医生诊断为脑死亡。那天,我一直陪着孩子的父母,珍珍静静的躺在ICU里,而她的父母在ICU门外哭的几次晕厥过去。我在那里呆了一上午,我什么都说不出来,我就想,那我就陪陪他们吧,哪怕陪陪他们都是好的。下午珍珍的父母找到我,孩子爸爸带着哭声对我说:“王大夫,珍珍特别喜欢北京,我们就把她留在北京吧”。我吃惊的问:“珍珍爸爸,您这是想?”“感谢医生护士们对珍珍的照顾,我的孩子养这么大,没享过什么福,连条裙子我们都没给他买过,现在孩子已经救不回来了,我们希望在世上留下些东西,也算是回报社会吧。”
这时候,我心里的难过排山倒海。我从心里希望珍珍能够醒来,哪怕只有一丝机会,我进了病房,再一次翻看了珍珍的病例,病史,她的化验,脑电图,脑血流超声,各个科室专家的会诊意见,然而所有的结果都显示,珍珍已经全脑死亡,不会再醒来,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她健康的器官将一个个的衰竭。
那天,我启动了紧急器官捐献手续,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捐献办公室,伦理委员会,ICU的医生,都在心情沉重的忙碌着。孩子,如果我们不能救你,我希望,我们能救下你的一部分。
通过移植,珍珍的肝脏救了2个1岁的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孩子,她的肾脏救了2个5岁和8岁的尿毒症长期透析的孩子,她的心脏救了一个9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她的两叶肺脏救了2个呼吸衰竭的孩子,她的角膜,让两个从来没有见过光的孩子见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这9个孩子,正是因为有了珍珍的爱,才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珍珍的妈妈曾经对我提过,珍珍一直想要一条红色的裙子,手术那天,我给她挑了一条红色的裙子,捐献之后,帮她穿在身上。第二天早晨,我们给孩子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送别会,让我没想到的是,全科的医生护士,都来了。外科医生穿着白大衣,匆匆进来,给孩子献了支花,给珍珍的父母鞠了一躬,又匆匆离开。全科的医生护士,一起送走了这个孩子。
按照法律规定,接受捐献的孩子是不能知道捐赠者的名字,今年的春节,这当中有个孩子写了一张小卡片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珍珍的父母,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不认识你们,但我谢谢你们。
至今我已经成功协调了100多例器官捐献,他们每一个家庭中都有感人的故事,而我们每一位受捐者不仅是感激生命,还有感恩生命的那些慷慨馈赠。这些捐赠者的身上深刻体现了仁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文化仁爱精神,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建国70周年之际,我想用一句话来纪念这些捐献者,我想说,这个世界,你们曾经来过,但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