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军改后解放军部队将传统的单一兵种部队编制,改革成多兵种混合的合成部队编制,也就是将传统的步兵师编制与步兵团编制改造成合成旅编制与合成营编制。
传统的部队编制通常为了方便管理,将相同兵种的部队集中在一起,比如步兵营就真正有只是纯步兵,坦克,炮兵,工兵,运输兵这些兵种都是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组成坦克团,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因为这些辅助兵种除了士兵之外,还要依靠大量的武器装备。
比如坦克团的坦克如果坏了,就要有人会修,同时坦克是要烧油的,坦克使用油料当然也要集中管理。如果把坦克分配给下面的部队,自然也要将维护人员也分配出去,同时也要将坦克用的油料也下放。如果将一个坦克团96辆全部分配到一线,那么就要至少要有96个维修人员以及96个油料管理人员,如果集中在一起维护,自然就可以少用一些维修人员。同时有时坦克的维修还不是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所以辅助兵种要集中管理。
单一兵种集中是由于以前信息管理相对落后的结果,因为现在中国科技发展,信息通讯与人员流动都不是问题,同时也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出现,自然以前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比如坦克坏了直接找上级的维修工来修,有汽车,直升机,飞机这些现代化交通,无论在什么地方维修人员都能很快到达现场。以前油料的运输卡车有限,现在咱们的卡车多了去了,要保证油料供应当然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军改前的统一管理方式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因为以前咱们的经济配对落后,无法实行大量设备与人员的跨区调动。
现在大家看到的合成营的标准编制:步兵连三个,坦克连两个,炮兵连一个,作战支援连一个,后勤保障连一个
合成营编制内步兵400人左右,坦克28辆,120炮6门,,整个合成人员差不多700人左右。
从表面上来看合成营的一线步兵400人太少了,但是以现在的空运水平,C919大飞机一次能运输200人,两架C919动一下,就能让一线的步兵多了一倍,到时还有人会认为合成营的一线步兵少吗?
合成营的编制只是一个框架编制而已,一线步兵,坦克,大炮只是一个基本配置而已,战时步兵,坦克,大炮都可以直接空运过来。战场上要用到什么直接生产运输过来就行。
很多朋友都认为合成营应该配置一个无人机连,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这太小看了中国科技水平与生产能力了,无人机才配置到连一级。
中国现在有全世界最厉害的民用无人机生产商,这东西便宜实用,以民用无人机生产商的生产能力,无人机可以以标准弹药水准配置到一线步兵班,前线作战的步兵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或者搭载炸药攻击敌人,无人机纯粹是战场的消耗品。
现代军队的一个标准11人步兵班装备差不多要花300万人民币左右,300万人民币买国产民用无人机至少能买600架,这么便宜的实用装备,才装备到连一级,真是太小看了中国世界工厂的生产能力了。
这么小的无人机,一个一线步兵随身带上三到五架有什么问题?
从俄乌冲突来看。组建无人机连有必要的…
锤架时。要考虑能加强些什么实用的,能下放些什么火力,形成优势。要补给得上什么,消耗充足。毕竟不是儿戏。。好比当年自卫反击。无限的迫击炮。小火箭。
应该加强连级防空能力,特别是反无人机
吹吧,上了战场就知道要不要无人机了!不过,要多少老百姓的孩子的命来试错。。
废话连篇
不要无人机?心大
作战支援连不是有无人机了吗
旅属战斗支援部队有无人机连的
今后学会操作小型无人机是每一名士兵的必备技能,就像射击一样普及。幸运的是我国是全世界无人机产量№1,完全不用像前线俄军还需省着用,想想台湾每条街道上空布满四旋翼无人机的壮观场景,身怀炸弹💣令胎毒们无处藏身就让人振奋。
每个单兵折叠微型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