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年,一场惨剧成为了刘秀决定换后的导火索。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一伙强盗闯进了阴丽华乡下的家里,杀死了阴丽华的母亲邓氏与弟弟阴诉。

阴丽华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养大,阴丽华与母亲的感情可想而知。
如今,母亲惨死,阴丽华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
看到爱人如此,刘秀怎能不心疼。
刘秀的心疼很快变为了自责,如果当初封阴丽华为皇后,那么阴丽华的母亲如今应该生活在宫中,就不会发生这场惨剧了。
为了安慰阴丽华,或者说为了弥补自己的责任,刘秀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中将自己与阴丽华至死不渝的感情向全天下宣布,将当初阴丽华主动将皇后之位让与郭圣通的大度向全天下宣布,将自己的悔恨向全天下宣布,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追封阴丽华已经死去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已经死去的弟弟阴诉为宣义恭候,还活着的弟弟阴就承袭宣恩哀侯之位。
刘秀为了阴丽华,不惜打破自己下达的控制外戚权利的政令,可见刘秀对阴丽华爱之深。
可是这封诏书,又在郭圣通的心口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郭圣通明白,凭自己的本事,完全不是阴丽华的对手了,要想保住后位,还得靠自己的儿子。
于是,郭圣通更加严格的教育儿子刘疆,希望儿子能争口气。
然而,来自母亲的重压让刘疆很不舒服,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赶紧逃离母亲身边。
所以,当刘秀问刘疆,将来当如何治理天下之时,刘疆回答,我想策马狂奔,在马背上打天下。
刘秀哭笑不得。如今天下已经安定了,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安宁的生活,你却还要挑起战争,如果让你当了皇帝,这天下还有好?
刘秀可不知道,刘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想逃离母亲身边,外出打仗可能是唯一的途径了。
再来看看刘阳。
公元39年,刘秀检查天下垦田与户口的情况,在询问陈留太守时,陈留太守将颍川和弘农的情况完整的汇报给了刘秀,但是却回答不上来河南和南阳的情况。
刘秀很生气,你的工作是怎么做的?
陈留太守委屈的说,这两个地方,臣不敢调查呀。
刘秀更生气了,我给你那么大的权利,你还有什么不敢调查的?

看到陈留太守有苦说不出,正好站在刘秀身后的12岁的刘阳对刘秀说,父皇,河南是首都洛阳所在地,中央的高级官员们都住在这里;南阳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亲戚都住在那里,试问陈留太守敢过问这两个地方的情况吗?
刘秀听后,恍然大悟,更是对刘阳的头脑的聪慧与眼光的锐利赞不绝口。
自己也败了,儿子也败了,郭圣通的理智正在一点点的丧失。
郭圣通本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但是在重压之下,她也学起了那些深宫怨妇,玩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无论她怎么哭,刘秀不去她的寝宫,也完全不知道,不受影响。
无论他怎么闹,只会让刘秀更厌恶她,哪个皇帝会喜欢一个泼妇呢?
哭闹都不管用了,郭圣通直接通知刘秀,我干脆上吊死了算了。
正是她的这句话,彻底断送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刘秀说,皇后上吊,我可丢不起这个人,为了不丢人,你这个皇后就别当了。
就这样,公元41年,郭圣通失去了皇后之位。

刘秀还是对郭圣通心存感恩的,废掉郭圣通皇后之位,并没有一并废掉刘疆的太子之位,也没有废掉郭圣通的儿子刘辅的中山王之位。
刘秀将郭圣通改封为中山王太后,让她去和刘辅一起生活了。
为了保证郭圣通的生活无忧,刘秀还给刘辅额外增加了一个郡的封地,作为其赡养母亲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