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中总有偶然发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朱元璋老皇帝善于分析人,为了自己的江山能够牢固,他也是煞尾苦心。他认真培养自己朱标,为了让朱标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帝,他精心培养。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元璋称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从学于宋濂。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立其为皇太子,在其监国时宅心仁厚,体察百姓,深得朱元璋喜爱。
如果朱标不病逝,大明王朝根本就没有燕王朱棣啥事了,为什么呢?因为朱标的地位是稳固的,而且朱标具有深厚的根基,如同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别人是撼动不了的。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局面,缺少任何一样,都不可能成功。
朱元璋对朱标付出了很多,他曾经对儒臣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著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
朱标是一位很全面的人物,他完全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皇帝。他生性聪颖、忠厚,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朱标如果当上了皇帝,大臣和百姓们一定会很拥护他,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作为的皇帝,在历史上书写浓重的一笔。这个时候,燕王朱棣根本就不会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