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上,总能看见一棵树,它独自经受着风雨,品味着孤寂,它静静地生长着,汲取着营养,舒展着枝蔓,直至,成为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
说起《士兵突击》,大家并不陌生,曾几何时,这部军旅题材影视剧火爆大江南北,无论是铿锵有力的誓言“不抛弃,不放弃”,还是朴实无华的生活哲理“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由王宝强饰演的普通兵许三多,看似软弱犹豫,但其不显露却根植于心的信念、做好小事终成大事的执着让广大观众泪目。
在阅读编剧兰晓龙的同名小说《士兵突击》时,看到许三多更多的的内心独白,更加剧了我对许三多的敬佩。分析其身上的精神品质,如果用一个名词形容他,我愿称之为“树”。
01
草原上的五班
如果把你扔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吃喝不愁,没有考评,你还会努力吗?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是躺平、摆烂,正如草原上的五班一样。
因为表现不好,许三多被分配到草原上的五班——荒凉、偏僻、少人烟,如同到了一个“孤岛”,他和五班的任务是“看管输油管道”——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然而,看似高大上的任务,实则他们只需要“戳”在那里,输油管道在地下五米,自动化操作。
孤独、枯燥的生活,折磨着几位待了很久的老兵,惰性逐渐吞噬了他们生活的斗志,就这样没有奋斗目标、没有生活规划的他们,内务糟乱、生活散漫。
许三多的到来在老兵心中如同一根刺,只见他每天雷打不动,收拾内务、体能训练,从不和大家一起玩牌打发时间,只是笨拙的努力着。这时,大家想阻止许三多,让他和他们一样摆烂,却没有奏效。
但一天又一天,许三多的努力终于打动了其他人,班长老马对大家说:“当兵的不干兵事,你们在这里穷混什么”“别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他们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一心一意跟着许三多修路,做一个好兵。
许三多让他们、也让我们明白了那句话,“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02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随波逐流,但许三多身上,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他一直在走着属于自己的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坚毅地、孤独地成长着,如同荒野上的树一般,独自经受着风雨,静默的扎根,倾尽全力汲取着营养和水分,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个真正的“兵王”“强人”。
太多人讨厌许三多,讨厌他的愚笨、无语他的执拗,但最后,没人不会被他的实力和单纯折服,比如高城,比如伍六一。
钢七连改编时,身边人都走了,散布在全团各个地方,唯独许三多和连长高城被留了下来。因为有实力有背景,高城毋庸置疑会去更好的地方,而许三多呢?自己会去哪里?面对未知的未来,许三多再次选择了品尝孤独,负重前行,如在草原五班一样。
经过二人长时间独处,高城似乎被许三多磨得没了脾气,也渐渐被三多身上的执着治愈,临离开前,他对团长说起许三多,“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错误之皇,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信念这玩意儿真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也太聪明了点。”
是的,世界上有太多人教你聪明、鄙视愚笨,但殊不知,你眼中的愚笨,确是认真到极致的努力,是真正无穷的力量。
许三多正是如此,他认真做着每一件普通兵应该做的事情,脚踏实地,干好平凡的小事,如一棵树一般,一点点伸展根系,吸收、储蓄着营养,直至树繁枝茂。
就这样,许三多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
03
许三多的枝枝蔓蔓
后期,许三多和同乡战友成才一起进入老A培训,在训练时,利己主义者成才没有帮助战友,在模拟演练中也因为恐惧放弃,他被淘汰了。
两人分别时,成才幡然醒悟,对许三多说,“你是一棵树,我是电线杆,为了出人头地,我把所有的枝枝蔓蔓全部砍光。”他说,要回去找属于他的枝枝蔓蔓。
是的,许三多是一棵树,他有着属于他的枝枝蔓蔓。
枝枝蔓蔓,繁复错综,如他和战友的友情,如他的纠结担忧,如扯不断理还乱的敏感孤独思绪。
每个人都喜欢自信、阳光、有能力的人,而许三多,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软弱”“胆小鬼”“愚不可及”,活在自我否定中,他注定不被人喜欢。
即使是对他寄予厚望的班长史今,面对这样的许三多,也常常无奈、气愤、恨铁不成钢,很多网友调侃许三多说,“兵是好兵,就是费班长”,和许三多相处,看着许三多成长,对于每一任班长来说,都经受着太多煎熬。
这些战友,就是许三多心底的枝枝蔓蔓,也是属于他的柔软、温暖的天地,也许外人看来,许三多是累赘,不是个完美人设,太耗人心。但终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三多身上的优点:从不抱怨,相信别人就像相信自己,承担所有误解,勇敢面对现实,坚定内心信仰……对他们来说,成长是相互的,在枝蔓生长的过程,也是共同治愈、相互进步的过程。
《士兵突击》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许三多,平凡到尘埃里,却能迸发无穷力量的战士,他这样的一个人,看似不起眼,却比别人走得远,直到撕掉身上的“傻子”“龟儿子”标签,活成一个新的名词——“许三多”。
致敬,平凡英雄!
致敬,中国军人!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