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如今再也没有人提起!

愿意做你的晴天 2024-12-05 13:22:32

科学探索飞船。

为什么曾经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事件如今却再也没有人提起,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甚至还被当成了一个世纪谎言,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早在1985年,美国气候学家苏姗·所罗门在对大气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南极洲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作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可以吸收掉大量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伤害,同时也对大气有着一定的增温作用。

当臭氧层出现空洞后,大量的高能紫外线会直射地表,不仅极大的增加人类患上皮肤癌的几率,更是会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如果放任不管,当臭氧层彻底消失之时便是人类的末日。于是所罗门博士迅速发出警告,但由于当时人们对臭氧层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期,因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此于1986年,苏姗·所罗门决定亲自带领一支科考队前往位于南极洲岸外的麦克默多海峡进行调查,并建立了一个大气模型。在经过无数次实验后,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便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来自1937年曾获得科学界最高荣誉的氟利昂。

作为当时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虽然在地面上完全无害,而一旦受到阳光的照射便会分解成氯气。其中仅仅一个氯原子就能破坏数千个臭氧分子,并结合成为一氧化氯,进一步产生更多的氯气。而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下,最终导致臭氧层被逐渐的吞噬,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空洞。

之后所罗门博士将此次研究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中,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于1987年9月,联合国环境署紧急召集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会员国共同商讨对策,并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此来冻结对氟利昂碳化物的生产,阻止臭氧层的进一步恶化。

但由于在当时触犯了很多公司的利益,使氟利昂的禁止工作变得举步维艰。直到2003年,一种具有更加出色的制冷性能且不会对臭氧层造成任何伤害的环保制冷剂ZCI的出现,才使人类正式确立了这场环境战争的胜局,并通过地球自我调节的能力,最终慢慢解除了这场地球危机。

于2022年,根据蒙约科学评估小组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在缓慢恢复,不仅面积缩小,厚度也有所增加,预计到2065年左右即可完全修复。

虽然人类通过团结协作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但在纵观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环境战争中,其实也是人类在收拾自己的一个烂摊子而已。

0 阅读:26

愿意做你的晴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