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乾龙盛的两款新品小尾巴------MC01/MC01se。
两款小尾巴断断续续听了一个来月,这几天出差,路上和夜里也在听。如我接触过的QA360/361/390等产品一样,这两款小尾都体现出了乾龙盛一贯的水准。两款产品都是解码芯片采用两颗CS43131,高达131dB的动态和信噪比,输出功率也达到了260mW@32Ω,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两款小尾巴产品可以与一些2000元价位的播放器一争高下。只不过MC01兼顾4.4MM平衡和3.5MM单端输出,而MC01se取消了平衡接口,2颗DAC输出并联,4路全部给3.5单端使用。


关于这两款产品三级电源滤波,时钟、增益以及测试结果等技术细节,大家都能够在论坛找到非常详尽的文章,我就不再做过多赘述,这里主要聊聊我对这两款产品的听音体验。

MC01声底非常干净,在一众小尾巴产品中,在音乐细节和层次表达方面同类产品鲜有能及。它清澈、亮丽,又不乏宽松温润的声音底蕴,声场自然而开阔,在我个人看来,它能够非常巧妙地平和地重塑音乐的临场感,亦能够胜任不同的音乐类型。


拿古典音乐来说,我搭配Astell&Kern ZERO1(电源滤波: NORMAL, DAC滤波:Nos, 高增益),选用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中Meister Music重制版《四季》来试听,在乾龙盛MC01的驱动下,ZERO1能够鲜活生动地表达出第一乐章春意盎然的意境,并能够将小提琴的声音处理灵动跳脱,声音的线条性非常强,透彻却又底气十足。规整而科学的定位以及出色的分离度将乐器各自的位置和细节表达得十分清楚。
再听回川田知子演奏的那些莫扎特小提琴与键盘奏鸣曲集,以及古尔德弹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越发能够感觉到乾龙盛MC01的调音底蕴以及它对古典音乐温润而严谨的处理方式。千元级别的小尾巴我接触过一些,可谓各有千秋,而乾龙盛MC01所塑造出的空间感极为真实,这是不少产品值得学习的,确实令我印象深刻。


MC01对于人声的还原十分细腻,准确而自然,有些类似于QLS QA360开缓降滤波, 那种平和细腻下的自然与优美,可能不及MC01se的人声更有活力更为充沛,怕是只有览尽红尘秀丽,才懂得欣赏这种调音的智慧。相信不少老烧会喜欢这种不讨巧,不张扬的处理方式,自然,但又保有活力与乐感。
MC01的控制力极好,无论是低频力度和回弹,还是高频细节与人声的齿音,MC01都能维持一个非常稳健的态势。在低频的量感与动态上,可能不如MC01se有感染力(其实两者也没有那么明显的差距),但是它有些像THX或雅马哈TRUE SOUND的理念,非常有素质和技巧地还原音乐本来的样貌,之所以说有素质、有技巧,是因为这款小尾巴并不像某些播放器那样单纯而生冷地凸显素质和技术指标,而是将氛围、密度和声音风格平做了极好的平衡,在我看来这是十分中正的声音。


而MC01se取消了平衡接口,2颗DAC输出并联,4路全部给3.5单端使用。声音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优化,耳放部分做了3倍增益,在气势与声音立体感的表现上更为出色。我个人觉得,QLS MC01se具备更为鲜活的声音表现力,在中低频的能量分布上更为厚实,当然,整体来说,两款产品的声音风格非常接近。


MC01se在古典乐器的表现上,有些像HD600,具备出色的活力,松润、饱满,拿小提琴来说,在具备更为饱满扎实的风格。当然,它并没有丢掉MC01通透细腻的特质,我个人猜测,这大概与提高输出增益有关系。
人声结像略靠前,在完美平衡声音厚度与密度基础上,多了一丝润泽度,听起来更为迷人。在这方面,MC01se有些像是QA360开陡降,整体动态更为突出,更有活力。通过对比一些流行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细微的声音差别。如果拿小尾巴来比较,在声音表现风格上,MC01se有些像Cayin RU6, 略侧重声音味道的表达,但是它在结像力度等方面更为出色。MC01se的3.5MM单端输出声场规模也不小,在表现编制略大的室内乐方面,完全超出我个人的预期。



标题起得夸张了些,毕竟乾龙盛这些年来一直是与世无争,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一个品牌。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它跟友商掐过架?
那么问题来了,MC01还是MC01se? It is a question!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