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7个月,上海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北清复交稳居前四位,北京、上海、江苏综合实力在各省份中排名前三,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并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榜单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教育界较为权威的大学排名有四个,国内的代表是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美国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则来自美英国家。
根据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为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等五个一级指标,以及数十个二级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信度。在评估时,为了和当前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高水平学科的认知口径保持一致,将全国前3%(或前2名)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将位列全国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为“中国一流学科”的标准。
统计分析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以28个和26个顶尖学科位列全国前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14个和13个顶尖学科位列全国第三和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均以12个顶尖学科并列第五,作为文科高校代表,终于能进入到榜单前五位。
南京大学以9个顶尖学科屈居第七,中国科大9个顶尖学科紧随其后,中国农大共有7个顶尖学科排名第九,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军医6个学科并列第十。
从排名前十来高校来看,共有13所,“北清+华东五校”地位稳固,人大、农大、北师大、北理工则分别成为文科、农学、师范类、理工类高校的代表,C9的另外两所高校西交和哈工大也是实力不俗。
顶尖学科达到5个高校有7所,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分别 有4个顶尖学科入选。此外,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也有不错表现,各有3个顶尖学科入围。
从最好学科入选数量来看,高校的排名变化较大,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各有59个学科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拥有58个上榜学科;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超过50个,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均为49个,并列第八。
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上榜学科数最多,共上榜35个学科,扬州大学有32个上榜学科,在非“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二。
从各省份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各层次的上榜学科数量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的前3%的顶尖学科数、前7%和前12%的一流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江苏、湖北分列第三和第四位;浙江因为拥有浙江大学这所最好学科数量第一的高校,在全国排名第五,超越陕西;广东、四川、安徽、黑龙江紧随其后。
从最好学科分布的高校和省份来看,基本反映出每所高校的综合排名,以及每个省份高等教育实力。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