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科技大学举行“建校十周年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这是目前国内最年轻、发展速度最快、办学最具特色的双一流大学举办的一次校庆活动,与许多百年名校相比,以科教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低调而朴实,却不失“霸气侧漏”。
一句话评价上科大这十年的发展历程最合适不过:“在过去十年中从0到1、从1到无限可能,成功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走出一条科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已成为上海高等教育领域一张崭新而亮丽的名片。”
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排名仅次于北京,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所985大学,也有10所211大学和15所双一流大学,作为一所创办仅仅十年的高校,能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名片”,其秘诀何在?
最核心的一条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江绵恒校长说,从建校之初,上科大就确立了“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并据此进行了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秉持“滴水穿石”和“十年磨一剑”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一步一片风景,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
从办学规模到学科设置,从科研方向到教学方,再到和管理机制等,上科大都严格遵循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跟风、不浮躁、不图虚名、不急功近利,保持了办学定力,实现了发展战略和制度设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上科大始终坚持打造师生一起成长的共同体,在高质量学生培养、高水平科研与教学、高价值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齐头并进。这来源于上科大的四大优势:
一是作为上海市和中科院共同举办的研究型大学,扎根于张江高科技园和浦东创新沃土,背靠中国科学院强大的科学基因,上科大与生俱来就“自带光环”。
二是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历史机遇,提早布局建设了一批面向学术前沿、国家战略、产业亟需的特色优势学科,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关键领域,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本科招生专业11个。
三是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国际化、成长型的师资队伍,其中常任教授序列和教学教授序列教师350人,特聘教授序列教师288人,他们对学校的学术发展、青年教师以及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性作用。
四是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有效方式,形成了具有上科大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学院+书院”的学生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基于科研的本科生教学改革,以及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再次,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上科大文化,即:“使命驱动、育才立校、创新致远”的立校精神,“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明德格物、开放包容、创新进取、追求卓越”的校风学风。
在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下,上科大不断拓宽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始终坚持开门办校,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与高科技企业开展产教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衔接;与世界诸多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让上科大始终与世界学术最前沿保持对话合作,实现互鉴共赢。
在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下,上科大探索了一条具有鲜明上科大特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施了以院市合作办学体制、常任轨教授制和综合预算管理等为重点的学校治理体系创新,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在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下,上科大在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涌现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2022年2月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社会声誉和口碑不断提升。
如今,年轻的上科大,正瞄准下一个十年:卓越的创新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