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树”为什么能让人心情舒畅?
不少人认为,“抱树”所带来的疗愈与快乐感很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宗教信仰与心理暗示的影响。但当代的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确实为其找到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有力证据。 被称为“拥抱医生”的临床心理学家斯通克·劳沙尔 (Stone Kraushaar) 博士在《拥抱疗法》一书中解释道, “抱 树”有助于提升人体内催产素的含量水平 ,它是一种与幸福感、快乐感、平静感和信任感等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激素。 而 使催产素水平增加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通过触摸 ,尤其是手部触摸。 人类的每只手掌有 29 块骨头,由 123 条韧带、 35 条肌肉、 48 条神经和 30 多条动脉与数量众多的血管联结组合而成,这复杂的结构让我们的手部有着格外细致的感受能力。同时,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和几个与情绪感受相关的部位,都会随着手部的触摸而产生相应的反馈。 研究人员认为当我们在“抱树”时,手掌通过与其表皮粗糙纹路的接触所传递至大脑的感受会增加催产素的释放,让我们能够更容易体会到心情舒畅的情绪感受。

“抱树”的注意事项
想要体会“抱树”带来的快乐?你还需要注意这些细节:1
请各位“树友们”不要太认真
虽然当今科学界确实给出了“抱树”等自然疗法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着一定正向改善作用的报告,但 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 针对这项奇特疗法的研究还在持续之中。 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广大有意愿成为“树友”群体中一员的朋友们,最好抱着一种体验新奇和玩一玩心态去尝试,请不要将其当做一种解决心身问题的唯一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着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还请及时向专业人士们寻求帮助 。2
保护环境与社区,人人有责
“抱树”,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印度就成为一种公众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象征性运动。人们通过这种亲密接触的方式弘扬绿色行动,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
3
“抱树”安全须知
尽管大自然是美丽的,但它也同样有着危险的一面。我们人类的皮肤相较于那些自然界中,有着繁密毛发的动物来说显然要脆弱的多。 树干上的凸起,树皮上趴着的昆虫都有可能在我们盲目跟风体验“抱树”疗法时给身体带来伤害。 大家在“抱树”前一定先观察树木的健康、卫生和安全情况。 此外,最近雨季来临,所以,还请各位“树友”们绝对不要在雷雨天尝试去体验“抱树”这项奇特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