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街头堆积的1103辆退运网约车正被雨水冲刷,这些贴着合规标签的新能源车,车机屏幕仍闪烁着未完成的订单——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日均超3000辆合规网约车选择退场,比去年同期激增58%。
当重庆中心城区11.8万辆合规车中仅61%能接到订单,日均营收跌破311元时,司机老王撕下车窗上的合规标识:“跑满12小时流水才够交车贷,这证要着有啥用?”
新规风暴正在加速行业洗牌。西安41339张运输证背后,25%持证司机日均接单不足5次,合规车空驶里程较非合规车高出47%。
在杭州,尽管新增5058辆合规车,但3554辆旧车同时退市,司机们逃离速度远超平台预期。
更致命的是,重庆中心城区网约车日均订单量环比暴跌14.1%,运力过剩已导致单车月均收入较2024年缩水23%。
2025版新规的「双刃剑效应」开始显现。司机张师傅翻出手机里的对比账单:更换合规新能源车后,每月硬性支出增加3800元,但接单量反降31%。
某租赁公司库存的200辆合规车,残值率三个月暴跌45%,车商老李连夜改装车辆转投货拉拉——这个刚披露170万月活司机的货运平台,正以每天3000辆的速度吸纳失业网约车司机。
聚合平台的「合规魔术」仍在继续。高德被曝为35%第三方服务商开放「人车分离」接口,6800元即可给燃油车套上新能源合规数据包。而滴滴通过AI实时筛查双证司机,却在郑州引发大规模账号冻结争议。
当合规车日均营收跌破280元,将触发司机退场潮的临界点。此刻西安充电站里,褪色的「合规示范车」贴纸随风飘落,那些曾为95%合规率欢呼的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自动驾驶测试车的宣传片——这些不需要双证的AI司机,或许才是这场生存游戏最后的守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