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终于明白,印度取代不了中国,联中抗美才是正经事

冯善智talk 2025-04-21 15:08:54

当地时间4月19日,印度媒体刊载了对中国驻印大使徐飞洪的书面采访。文中提到,近段时间以来,中印关系开始迅速升温,双方正在解决互派记者、签证便利,跨境河流开发等问题。2020年中印边境爆发冲突,中印关系跌至冰点,随后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想要取代中国,为什么5年后,莫迪突然清醒,开始修复和中国的关系呢?

莫迪现在,进退两难

一、莫迪和特朗普

排在首位的原因,毫无疑问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世界大战”,在特朗普拿出的那张“对等关税”清单中,印度被加征26%的关税,和中国最开始的34%差距不大。美国商务部称,印度在农业、知识产权、医疗和太空经济等领域严重侵害美国利益,说要把印度列入“重点观察名单”,一顿操作下来,才去美国访问过的莫迪懵了。

他可能知道,美国政府现在缺钱,可能会搞一些小动作,割盟友的韭菜。他访美期间,还主动提出要买美国的液化气,向特朗普展示诚意。现在特朗普下手这么狠,显然没把莫迪的示好放在眼里。莫迪心想,美国政府缺钱,印度政府也缺钱啊,反手就以偷税漏税为由,重罚了三星和大众两家外企。

莫迪访美期间,和特朗普相谈甚欢

对三星,印度政府罚款6亿美元,对大众罚款14亿美元。都说“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又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印度这些年,振兴制造业的口号喊过不少,美西方也吹捧印度,即将取代中国。可说到底,干活挣钱哪有抢钱来得容易,在这一点上,莫迪和特朗普也没太大区别。

二、印度的困境

但印度和美国,还是有区别的。印度有14亿人口,哪怕在婆罗门看来,其中有10亿人“不算人”,在制造业萎靡不振,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的印度,巨大的人口规模,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多年来,印度经济一直处于严重的赤字状态,说得不好听一点,印度政府每年挣的钱还赶不上花销,外汇储备也比外债要少,这个国家长期处于破产状态。

就是因为这个,莫迪政府才总拿外企开刀。2020年时,他提出“印度制造,取代中国”计划,某种程度上看,也是给美西方的投名状,希望能拉到一些欧美企业来印度投资。结果搞了5年,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下滑,欧美国家对印度的观感也越来越差,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找中国。

印度制造,费拉不堪

今年3月,莫迪正式宣布取消“取代中国”计划,重新跟中国谈合作。他说希望中印两国能互相学习,一起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这个表态,称得上是重大转变,也是对华示好的明确信号。

三、中国仍在观望

在莫迪的号召下,印度媒体也一改往日的阴阳怪气,纷纷对华表达善意,为中印进一步合作创造良好氛围。但鉴于印度政府之前做过的事,我们对是否要在印度加大投资,依然持观望态度。

作为全球产业链中心,我们当然不排斥为印度制造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出口各类原材料和零部件,派遣工程师和专家到印度指导工作等,但中国的企业要不要到印度投资,还是要考虑清楚。

接下来就看莫迪的选择了

莫迪如果想联中抗美,就得拿出更多诚意。一席话语说服外资来投这一招已经没用。我们的企业在印度吃过亏,就不会再去。现在,就看莫迪政府会怎么做了,中美关税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你们印度,要不要也冲上来,咬美国一口呢?

1 阅读:75

冯善智talk

简介: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知名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