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部4月16日消息,美军两架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从德州起飞,横跨太平洋降落在日本青森县的三泽空军基地。次日,两架B-1B战略轰炸机突然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空,与韩国空军F-35A联合实施所谓的“延伸威慑”,进行了联合编队飞行、联合战术训练等科目。
朝中社4月16日援引朝鲜国防省发言人的表态称,美韩以增加“延伸威慑”为名,出动B-1B战略轰炸机进行“挑衅性训练”,朝鲜将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称作是对朝鲜的“对抗姿态”。朝方强调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挑衅,是加剧地区军事紧张的元凶,同时警告美国的军事行动对朝鲜的国家主权和地区形势造成严重危机,朝鲜将行使压制性的遏制力量予以回应。
美军派出B-1B型轰炸机怎么引得朝鲜这么大反应,B-1B战略轰炸机部署到日本三泽空军基地究竟意味着什么,真的只是为了应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吗?
制造半岛紧张局势
B-1B战略轰炸机号称“空中军火库”,在必要的情况下能携带24枚巡航导弹,还可以携带数十枚JDAM精确制导炸弹,核航弹等,还能超低空飞行,虽然目前B-1B所有型号都不具备携带核武器的能力,但是对此进行改装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尤其是这次B-1B是先飞到韩国,在朝鲜半岛上空与韩空军进行名为“自由旗帜”的联合演习,韩国空军出动F-35A、F-15K、KF-16等多种战机,美军更是声势浩大地出动了出动了B-1B战略轰炸机,还有F-16、F-35B等共90多架战机,作战人员数量高达1100多人。
更重要的是,对于美军的B-1B战略轰炸机,朝鲜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
首先此次美军B-1B轰炸机的部署堪称“精准卡位”。选择了一个能打得到朝鲜,朝鲜又比较难以反制的空军基地。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距离朝鲜半岛仅1000公里,以朝鲜最先进的火星-11导弹来讲,其射程最多1000公里,而且刚好卡在朝鲜现役导弹射程边缘,除非动用核武器,可一旦朝鲜选择用了核武器,事情性质将会彻底改变。
所以,假设B-1B战略轰炸机从三泽空军基地起飞,以超音速飞行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朝鲜东海岸发射阵位,对朝鲜本土的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以朝鲜空军与反航空军的战斗力,对其并没有多少反制的办法。
而且此次美韩演习除了进行战斗搜救、近距离空中支援外,还有防御性制空、空中封锁等任务,从科目的设置以及训练强度就能看出来,此次军演对朝鲜的针对意味更上一层楼,可想而知朝鲜对此有多愤怒了。
据了解,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宣称,此次部署是为“支援亚太盟友演习,维护印太稳定。而除了对朝鲜展示武力,美军的B-1B战略轰炸机到访朝鲜半岛,真的只有这一个目的吗?
三泽空军基地位于本州岛最北端,距离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约800公里,加上B-1B轰炸机的作战半径约为1200公里,从三泽基地起飞的B-1B轰炸机可以轻松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甚至更远的区域。基地拥有一条长度3000米的跑道,接近60个加固的混凝土机堡,还有日本本州北部最大的弹药库,可以储备上万吨各型弹药。
这样一看的话,进驻三泽空军基地的B-1B轰炸机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威慑朝鲜半岛,服务于美国的对朝战略,但是仔细深究一下的话,美国此举对于整个区域——不仅仅是朝鲜,还有中国,还有俄罗斯,都有战略上的威胁意味。
有军事观察家指出,这是美军自2023年以来首次在日本本土常态化部署战略轰炸机,战略上的象征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从军事角度来说,B-1B战略轰炸机从三泽空军基地出发,距离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所在地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更近,只有800多千米。以携带的LRASM反舰导弹的射程,B-1B都不需要前出日本领空就可以对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驻地发射反舰导弹了。而对于中国来讲,B-1B的部署实打实的提高了美军作战效率,提升了美军对台湾海峡之战反应速度的部署。
插手台海
近期,日本《产经新闻》爆料,去年2月进行的日美“利刃2024”联合演习中,第一次假想台海爆发冲突,在统一指挥下,日美协同与解放军交战。此次B-1B战略轰炸机抵日,很可能会在演习中针对台海进行战术安排。
4月16日美菲宣布将在南海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参演国家包括美国、菲律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人员规模创历年之最,而B-1B战略轰炸机也有可能会参加军演,其目的就是要持续在南海挑衅中国。
4月17日的航迹图显示,B-1B编队特意穿越对马海峡中线,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边缘完成“画圈”动作,而台岛东北部海域突然出现的美军P-8A反潜机,与轰炸机群形成海空联动态势。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式反制”,中方表示,若美日执意打“台湾牌”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不自量力地搞军事挑衅,必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一句“不自量力”,充分彰显出解放军对于自身实力的自信。
4月17日央视用一段激烈而震撼的“空中对峙画面”打破沉默,解放军航母山东舰编队在台岛以东海域执行任务时,遭遇美军“罗斯福”号航母舰载机群抵近侦察。歼-15飞行员在接到指令后,迅速挂载霹雳-15空空导弹升空,与美军F/A-18E/F“超级大黄蜂”在海天之间对峙,以近乎“贴身飞行”的姿态迫使美战机改变航向。
这一幕,不仅是中美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折射出当前亚太地区复杂的战略格局,是一场信号明确、意图锋利的“空中对话”。
在这场看似偶然的对峙背后,隐藏着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如今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胶着的阶段,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手段“底牌尽出”后,试图在军事层面掀起新攻势。美国的算盘简单粗暴——既然无法在经贸领域压制中国崛起,不如通过台海问题制造地缘政治压力,逼迫中方让步。
B-1B轰炸机被秘密调动至三泽空军基地,借助这个得天独厚的战略辐射位置,美军可以在无需过度前置部署的情况下,完成对中国沿海战略目标的打击准备。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方的反应速度与情报能力。不到24小时,央视《军事纪实》栏目发布了歼-15与“超级大黄蜂”同框出镜,中美军舰近距离对峙的视频。这不仅仅是一次“照片级别”的示警,而是一次全方位展示空军实力与战略定力的公开回应。中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美国试图“打台湾牌”的战略冒险。
这段画面释放的信号清晰直接:“想要介入台海,我们必将奉陪到底。”
台海局势近年愈发紧张,解放军围绕台岛的常态化巡航行动已成新常态,每一轮编队、每一次穿越“中线”的飞行,都是对所谓“台独”势力的警告。而这一策略,已经开始在岛内形成实质性震慑效果,台军内部不堪重负,士气日渐低迷。
在过去一周内,台军连续两架IDF战机爆胎事故,4月17日,又一架“幻影2000”战机在起飞时出现疑似机械故障,被迫取消飞行任务,这一连串事故也反映出一种台军当前的系统性疲态。更重要的是,台军内部大量“校级”、“尉级”甚至“少将”军官递交退役申请书。
此时,台“防务负责人”顾立雄的发言引发关注。他公开宣称“台海局势关系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显然赖清德当局已将自己的政治命运,全面押注在美国的军事支持上。
问题在于,美国真的会为台湾“出手”吗?
面对美国发起的关税战,随着中方“奉陪到底”的强硬表态,特朗普不断强调“球在中方这边”,已经显露出其心虚和犹豫。在全球多个战线拉锯的背景下,美国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真正与中国在台海发生正面冲突,B-1B的部署更像是一种极限施压的心理战,而非真正的战争预演。
中方对此洞若观火,不到24小时的回应,展示舰载机对峙画面,既是对特朗普的正面警告,更是对岛内“台独”势力的沉重打击。中方的战略逻辑十分清晰:不主动挑衅,也绝不退让;不惧极限施压,更不怕擦枪走火。每一次行动,每一帧画面,都是在对外界传递明确的信息——中国大陆有能力、有意志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参考资料:
“日美模拟攻击中国军舰”细节:向中国登陆舰队发射导弹 北晚在线 2025-04-09
“一周三起”!台媒:台空军一架“幻影-2000”战机待起飞时突发故障 环球时报 2025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