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为我国培养出了92个世界冠军,被人尊称为”国羽教父“。
本以为他会再培养出几个世界冠军,没想到却传出他主动请辞的消息。

之后有国家向他伸出橄榄枝,并给他高额邀约金,面对诱惑的他选择转行,成为了一名农场主,在国外种起了榴莲。
他的事迹被人广为传播,备受瞩目的同时,也令人羡慕。

那么,李永波是如何培养出92名冠军的?又为何会选择种榴莲?现在的他又怎么样了呢?

少年时期的李永波,身材矮小,在专业教练眼中,几乎没有任何天赋可言,甚至被断言“这辈子不可能打羽毛球”。
这种打击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再加上他性格倔强,不服管教,在训练中经常与教练发生冲突,甚至两次被辽宁省队退学,然而李永波并没有就此放弃。
李永波退学后,远离了专业队的环境,这不仅没有让他因此堕落,反而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沉淀。

他开始更加刻苦地训练,独自一人,默默地挥洒着汗水,他将曾经的轻狂和叛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行动证明自己并非“零天赋”。

19岁那年,他重返赛场,一举夺得了全国单双打冠军,震惊了所有人,也为自己赢得了重返省队的机会。这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从被否定的“不可能”,到最终的“双料冠军”,李永波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扣杀”。

1993年,李永波正式成为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彼时的国羽,正处于低谷期,成绩不佳,队员士气低落,整个队伍如同散沙一盘。
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当时的国羽,一点也不为,李永波上任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深知,要想改变国羽的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队伍的训练体系和管理模式。
首先他改革了国羽的选拔制度,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旧习,强调公平竞争,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队员有机会脱颖而出。

注重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将原本恶性竞争的氛围转变为良性循环,让队员们既是对手,也是队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他强调国际视野,鼓励队员们多参加国际比赛,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战术理念,并且还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狠抓基本功,提高队员的技战术水平。

1995年的苏迪曼杯,是李永波执教生涯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这场重要的国际赛事上,国羽一扫颓势,以绝对优势夺冠,宣告了中国羽毛球的复兴。
此后,国羽在李永波的带领下,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辉煌时代,在各种国际大赛上屡创佳绩,涌现出林丹、谌龙等一大批世界冠军。

李永波也因此被誉为“金牌教练”、“百冠教练”。
辉煌背后的阴影在李永波辉煌的执教生涯背后,也隐藏着不少争议。
1998年,一封举报信将李永波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信中指控他挪用公款,一时间舆论哗然。

尽管官方最终调查结果还了李永波清白,但这场风波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清者自清”或许是李永波当时的心态,但他低估了舆论的力量,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2011年,李娜夺得法网冠军,成为亚洲首位大满贯得主,李永波却公开表示:“李娜还差得远!先拿了奥运冠军再说话!”这番言论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被认为是对李娜成就的轻视。

尽管李永波事后道歉,但这次事件还是让他陷入了舆论漩涡。
“祸从口出”这句古训,在李永波身上得到了印证。
他或许只是想表达对奥运冠军的重视,却忽略了公众的情绪,最终导致了这场风波。

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羽女双选手于洋和王晓理在小组赛中故意输球,引发了“消极比赛”的争议。
尽管李永波解释是为了避免在半决赛中提前遭遇队友,但这种做法还是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处罚。

伦敦奥运会的“消极比赛”事件,成为了李永波执教生涯的转折点。尽管国羽最终还是拿到了五枚金牌,但这场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未消散。
公众对李永波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呼吁他下课。在一些人看来,李永波的专制和独断,是导致国羽出现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

他过于强调成绩,忽视了运动员的个人发展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他甚至被指责利用职权为自己的儿子李根走后门,安排他进入国家队。
这些指责,无论真假,都让李永波的形象大打折扣。

除了这些具体的事件,李永波的性格和行事风格也为他招致了不少批评。他性格强势,言辞犀利,常常语出惊人,得罪了不少人。

他喜欢抛头露面,热衷于参加各种综艺节目,甚至还出过唱片,这与他国羽总教练的身份似乎有些不符。在一些人看来,他过于高调张扬,缺乏一名教练应有的低调和务实。
信息来源:2024-11-05中国新闻网《李永波:希望更多人享受羽毛球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健康》

2017年4月,李永波卸任国羽总教练,正式结束了长达24年的执教生涯,离开国羽后,他选择了远赴马来西亚,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他承包了一片榴莲园,当起了“榴莲农”。
在马来西亚的榴莲园里,李永波远离了聚光灯,也远离了争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榴莲树,从施肥、浇水到采摘、销售,事必躬亲。

他似乎很享受这种平静的生活,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或许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远离了名利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将曾经的辉煌和争议都抛在了身后,重新开始。

信息来源:2017-04-12大河网《国羽“离”永波 执教24年后,李永波宣布卸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