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杨振宁,究竟有多伟大?没有他,或许就没有邓稼先

地缘历史档案馆 2025-04-19 17:18:56

1950年8月抗美援朝前夕,邓稼先等许多留美科学家返回中国,而杨振宁却选择留在美国。杨振宁没有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为国效力,这导致杨振宁一直被误解。然而杨振宁是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在世的物理界第一人。他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邓稼先的。为何有这样的说法?

天赋异禀,在国外崭露头角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亲杨武之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杨振宁在小学期间就慢慢展现出了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只不过他的父亲更注重培养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后来他上了初中,成绩十分优异,那些刚开始喜欢欺负他的同学都不得不折服于他的优秀。少年时期,杨振宁一直跟着父亲在北京生活学习。抗战爆发后,杨振宁又跟着父亲和大部队前往昆明。

1938年,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大,师从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等科学大家,在老师的影响下下,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而艰苦的学习生活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还让他坚定了要学习文化救国的想法。

所以当去美国的机会摆在杨振宁面前时,他立马做了决定,他和其他优秀学子一起前往美国进修。芝加哥大学的学习环境很好,杨振宁在这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同时他在物理学上的造诣也更深了。他逐渐打开了知名度,大家都知道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并不简单。

1956年,34岁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不守恒定律”,这一发现可以说是20世纪物理或者说现代物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第二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年,杨振宁才35岁。

而宇称不守恒定律在杨振宁整个学术生涯中,连前三都排不上,之后的杨-米尔斯理论,等很多理论,都足以让杨振宁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杨振宁是华人科学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是华人科学界的门面担当。如果要在20世纪伟大科学家中做个排名,杨振宁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杨振宁的伟大之处

杨振宁在国外大放异彩完全就是在为国争光,可国人却说他不愿意回国,只知道为美国效力。其实人们都误解他了,他没有忘本,他只是有自己的顾虑。杨振宁没选择回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的阻拦,二是他的知识用处。

当时美国为了不让我国的人才回国,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也不乏有成功回国的人,但杨振宁与他们不同。就比如说钱学森掌握的是导弹火箭等实用物理,对中国国防事业帮助很大,这也是为何美国极力阻挠钱学森回国,更是扣押5年之久。而杨振宁学习的是科学理论,这是为全人类做贡献,客观来说,当时的国内缺乏资金,更缺乏技术,所以他选择在当时资源条件更好的美国做研究也不足为奇,而后来的入美国籍就是无奈之举了。

不过杨振宁并不像许多人口中那样忘恩负义,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祖国。1971年,离开祖国二十多年的杨振宁回到了这片故土。此时的祖国不再是他离开时那副模样,而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于是杨振宁在回到美国后就作了一次演讲,旨在宣扬中国的文化。与此同时,他还创立了“全美华人协会”,除了给在美华人传播中国的新思想,他还希望能以此提醒美国政府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自此以后,杨振宁时常回国与领导会面,进行文化交流。

而在看见国内物理研究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时,杨振宁立即决定免费开讲座指导,他将自己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不仅为国家培养物理人才,还为这些人才创造环境。他拿出自己的资金,在高校建立研究院供学者学习与交流。

杨振宁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所言:“没有杨振宁就没有如今的清华物理系”。2015年时,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在国内担任科学院院士一职。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渊源

这些年来,人们总是要将杨振宁和邓稼先放在一起作比较,非要在两人中选出谁对祖国的贡献大。殊不知,两人不仅是安徽同乡,更是挚友,杨振宁还为邓稼先写过人物传记。而且杨振宁还数次帮助邓稼先以及其他科学家脱险。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特殊时期,许多人对科学家发难,包括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而杨振宁作为著名科学家,他每次回到大陆,都会列出一个亲友团,也是因此邓稼先等许多两弹一星元勋无意中受到杨振宁的保护。

而即便每次杨振宁回国都要受到美国情报部门的审查,他依然忘不了祖国。1971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许多在美的科学家陆陆续续回国探亲,杨振宁第一次回国就要求见邓稼先,当时邓稼先处境不好,这次会见,无疑是救了邓稼先的命。

杨振宁私下和邓稼先会面时,悄悄问他,听说原子弹爆炸有外国人的帮助。邓稼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先请示了周总理,得到周总理许可后,才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当杨振宁看到信上写着: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完完全全都是中国人研制的。随后,杨振宁激动的热泪盈眶,躲在一边悄悄擦泪。

这样一个始终没有忘本的科学家,实在不应该对他产生误解。而也是杨振宁数次回国,不经意间保护了邓稼先等不少科学家,甚至于在当时,不少科学家的命都是杨振宁救的。所以才会有“没有杨振宁或许就没有邓稼先”这一说法。

虽然杨振宁没有回国,但那是有多重复杂原因,8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杨振宁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清华筹集了很多研究资金,并提出了很多科技领域的见解和规划建议,为中美科技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3年杨振宁回国居住,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此举引发了许多科学家回国潮,入籍潮,如著名科学家姚期智等。

杨振宁是在世的物理学家第一人,他被《自然》选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而上榜的仅有二十人。以前,许多人都认为杨振宁没为祖国做贡献,他改国籍只是为了回国养老,然而真要养老哪里不能。了解杨振宁之后才知道,他为我国的物理学研究作了很大贡献,他不应该被误解,他值得尊敬。

0 阅读:5

地缘历史档案馆

简介:共享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