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庄子》中有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
与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因为井底之蛙局限于狭小的一方天地,眼界狭小。
不要和夏天生夏天死的虫谈论冰雪,因为它的生命十分短暂,见不到冬雪的景色,见识短浅。
同样,和见识浅陋的人,不必和他们谈论高于他们认知的道理,因为他们的学识是有限的。
又好比,两个人都在爬山,一个人到了山顶,另一个还在山腰,到了山顶的人就喊:快看,是大海!还在山腰的人则一脸懵:明明前面是一棵树。
这说明,层次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自然难以交流,既然见识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那么也就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浅薄无知的人。
贰
成熟度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很多成年人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在心智上并没有比他们5岁时有本质上的进步,因为把事情分类成两种是非常简单的,对心智要求不高,价值观比较单一,但要同时看到并接纳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要难得的多了。
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陷阱,这种思考方式会让身边的人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更重要的是会自我蒙蔽,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就拿曾经发生在距离笔者比较近的一个实例来说吧,据此笔者又多了几分总结,人和人的认知层次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后就真的是无法交流了。
许多年以前上学时期的一个比较好的同学,这么多年始终不曾再同行,才越来越发觉简直是无法与其进行成年人之间的交流了。
因为她本身的思想就不是一个走向成熟的成年人所有,倒像是来自于一个任性的未成年人,思想充满幼稚、浅薄而不自知,言行之中的种种皆如孩子一般。
在她的眼中,世界依然还是孩子眼中的非黑即白,只要稍稍有一点不合她的心意就开始闹起她那小情绪,那般无理取闹的表现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副任性小孩子的嘴脸。
你不和她一般见识,客观的向她摆事实、讲道理,试图意味深长地与其沟通,她非但油盐不进,好似掩耳盗铃,还无数个“我不听,我不听”,“说我也没用,就气你”……一副“我永远都这样,你能拿我怎么办”的任性熊孩子模样。
这些种种无理取闹的表现大家小的时候可能对家长都有过,但那毕竟是孩提时期,而现在一个已经嫁为人妇的成年人居然还会如此……怎么讲都是说不过去。丝毫听不得别人的劝谏,无论别人如何劝谏,可当事人依然是娇纵之态,就像小孩子玩游戏胜利后的洋洋得意。
平常的多次微信聊天中她的整体表现就好像是世界都要围着她转一样,只要有一点稍稍不合她的心意,就开始闹上她的小情绪,说“我不行了”“我受不了了”“我犯病了(并非是身体生病,是耍小性子)”,还说什么我今天这难受,明天那又难受等等,总之就老是一个任性小孩子的言行。而其实在此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你原本再怎么没有掺杂情绪,但对于她的这些种种表现怕也是无奈得不能再无奈了……
你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试图心平气和地与其阐述事实道理的,可是到了这样一个好似任性孩童般的小女生这里却怎么也讲不通,无法向与其他成年人一样进行正常的交流。
因为尽管她的实际年龄早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而她的思想认知的层次却还依然停留在未成年人时期,她自身又不想改变这种层次的状态,而就是想永远的维持在这个老样子。
又或者她压根就不想成年,潜意识里就排斥,不接受那些成熟的思想认知,却把她的那些浅薄、狭隘的想法当成宝,局限于自身井底狭小的一方天地并乐此不疲,活在由她自己小我的狭隘想法编织成的“梦境”中,故而就老是这种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幼稚到极点的表现了,永远也无法完成人生的蜕变。
经历过蜕变走向成熟的人都知道,完成蜕变的过程是艰辛而又痛苦的,对于她这样思想认知都如一个孩子般的人,当然也是不具备成年人顽强的意志力的,她那么薄弱的意志力又岂会经受得住?所以,以上关于她的种种也就毫无疑问了。
不管多大的人,看事情太过于理想绝对,理想化的背后是虚弱,心里有个幼稚的人格没长大,还在以单纯简单的思维认识事物。早点认清这个脆弱吧,免得被现实摧毁。 要求自己做成什么大一点的事,包括内在成长,都是艰难且不美好的。
层次差距越大,思想认知层面的鸿沟也越大,自然无法交流,和浅薄无知的人谈论高于他们认知的道理,又岂会讲得通呢?
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用不着和他们多费唇舌,免得消耗自己,得不偿失。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