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受审前,伍修权去秦城看几人:有人梳妆打扮,有人诚惶诚恐

夕阳的温暖 2025-04-18 14:27:17

1980年,咱们国家政治圈里有件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两案”的主要犯罪分子进行了公开的法庭审判。为了这事儿,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审判指导小组,领头的是彭真。这个小组里总共有七个人,除了彭真,还有彭冲、江华、黄火青、赵苍璧、王鹤和伍修权。

为啥要搞个指导委员会呢?说白了,就是因为这案子太大,情况又很特别,办得好坏不光在国内,国际上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特地弄了这个组织来专门管这事儿。

1979年7月的时候,有个专门处理“两案”的领导小组成立了,领头的是胡,还有几位副组长,分别是宋任穷、黄克诚、黄火青和王鹤寿。他们一共开了五次工作会议,一直都在琢磨哪些情况得判刑。考虑到那是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些事情处理起来,最好还是别太细究,笼统点为好。

聊的时候,有个很关键的事儿,就是定罪的那些证据材料,必须得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所以,在开庭前头,我们又专门弄了个“两案”审判指导小组,由彭真来领头。

接着,就说了要建两个特别的机构,一个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特别检察厅,另一个是特别法院。黄火青被任命为检察厅的头儿,江华呢,就是特别法庭的大法官。伍修权、曾汉周、黄玉昆这三位,就担任了特别法庭的副庭长。

第一法庭开审,涉及江、张、姚、王、陈这五个人;另一边,第二审判庭呢,就是处理黄、吴、李、邱还有江的案件。伍修权呢,被选为了第二审判庭的庭长。

开庭前,他们为了熟悉流程,搞了好几次模拟审判。就像真的一样,法警会把“犯人”带到法庭,所有步骤和要求都跟真的一样严格。那些扮演犯人的得尽力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而审判的人就得按照法律来反驳他们。

那时候,伍修权悄悄去了秦城监狱,他偷偷摸摸地,没让人发现,把那些马上就要受审的主要罪犯都看了个遍。

他瞧见江坐在床沿,两只手不停地在裤子上抚平那些褶皱,感觉她既挺无聊的,又带着点儿穷讲究,哪怕在牢里也不忘捯饬自己。每次要去法庭,她都得梳梳头发,衣服也尽可能地穿得板正,就像伍修权说的那样,她啥时候都不忘显露自己的“演员”底子。

张春桥那模样,审讯前后没啥大变化,就靠着床上一动不动,跟没了魂儿似的,一声不吭。开庭前,人家递给他起诉书,他装模作样地不理不睬,好像压根儿没看见。可等觉得没人注意他了,又赶忙偷偷摸摸地翻看起来。心里头虚得很,面上还得装模作样,这不,两面派的老毛病又犯了。

伍修权觉得姚文元特别能吃,在他们那帮人里头,就属她最胖。审讯的时候,她老爱翻眼珠子往上看,半天才蹦出一句话来。不过呢,这并不是因为她反应慢,而是她正在心里头盘算着呢,这人可精明着呢。

王洪文是四人帮里资历最浅的,对政治斗争那套更是一窍不通。他整个人都崩溃了,吓得要命,完全没有反抗的胆量,问他啥他就说啥。伍修权评价道:这家伙在政治圈里头冒出来,简直就是“文革”时候蹦出来的一个奇葩。

这人原本是靠闹革命起家的,书没读多少,经验也不丰富。赶上那个特殊时候,被上面看重了,短短几年,就从普通工人一跃成了大家眼中的“接班人”。但说实话,他基础太差,人品也不咋地,简直就是块烂泥,扶不上墙。

以前有人讲过,要是他能争口气,认真读书,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这不过是过于乐观的猜想罢了。实际上,他早就和江混在一起了,在政治、思想、组织上都成了江的重要人物。再加上他被个人的野心蒙蔽了双眼,最后就走上了法庭,接受审判。

1980年11月20日,案子开始审理,之后陆陆续续审了好几十次。一直到1981年1月25日,这才正式有了结果。最后判江和张死缓,王得了个无期徒刑,姚被判了20年。黄、还有另外几个人,比如李、邱,他们分别被判了16年、17年、18年的有期徒刑。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