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墓地是很多革命老前辈长眠的地方,能葬在那儿的,都是给咱国家和人民立过大功的人。有这么一位老前辈,特别受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在革命那会儿,他可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国家很缺的理工科人才,专门搞机械制造,为国家贡献了不少力量。
进了政坛以后,他一直都特别努力,从上海市委书记一路干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给地方经济和国家建设都帮了大忙。但这么一位有能力、品德好的老前辈,为啥去世后好多年被移出了八宝山公墓呢?咱们接下来就聊聊这事儿。
1938年,黄菊在浙江嘉善呱呱坠地。那时候,正值战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黄菊家更是困难,全靠他爸一个人出门打工挣钱。家里头经常是揭不开锅,紧巴巴的。但话说回来,黄菊的爸妈虽然没法给他过上富足的日子,却给了他一件更宝贵的东西——上学的机会。他们老是跟黄菊念叨,说读书才是他唯一的出路。那会儿的黄菊还小,但把爸妈的话都记心里头了,从那以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书本上,用功学习。
新中国一建立,他靠着出色的成绩,考进了咱国家的顶尖大学清华大学,学的是电机工程。那时候,国家工业正急着发展,这个专业火得很。等他一毕业,就直接去了工业建设的前沿——上海人造扳机厂工作。刚开始,他只是个普通工人,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建设国家的大志向,乐意当颗革命的小螺丝钉。只要能给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不管啥岗位,他都乐意干。
那时候的他,心里头那股子劲儿足,不光机器操作技术学得飞快,还因为待人诚恳谦虚,跟大家处得都挺融洽。时间一长,他那既有学历又有技术的本事,就被厂里的领导给看上了。没过多久,他就升成了厂长秘书。虽说秘书这活儿不算啥大官儿,但他能实实在在接触到不少东西,攒下了不少经验。所以后来当他当上冶金厂副厂长的时候,干起来那叫一个顺手。
1982年,他因在工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被提拔成了上海某个机电工业局的二把手,这算是组织对他辛苦付出的肯定,也是想让他再历练历练。因为那时候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刚出来,组织不光对他寄予厚望,还有别的打算。到了1984年,组织又让他去当上海市委的秘书长,从那以后,他的官场之路就越走越顺了。
一年后,他正式当上了上海市委副书记。这时候,有些人就开始嘀咕,说他经验不够,挑不起这副担子。可他呢,对这些议论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还是像在工厂那会儿一样,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时间一长,大家都看明白了,这人是个能人,干啥都行。在他管理下,上海的发展有条不紊,他还特别老百姓的生活和权利,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不少难题,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后来,他一路高升,最后还进了中央。到了2002年,他就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隔一年又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可惜啊,黄菊前辈在2007年6月因为生病,没能治好,在北京走了,那时候他才69岁。
这位一辈子都不看重名利的老前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黄老走了以后,他的骨灰起初被安放在了八宝山。但后来,经过组织深思熟虑,觉得黄老在上海工作了大半辈子,给上海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大功,还是让他留在上海,亲眼见证上海继续发展、繁荣起来更好。所以,到了2015年,组织就把他的骨灰迁到了上海福寿园公墓。
说真的,这个安排真的很贴心。要是先辈们还在的话,他们肯定也想亲眼瞧瞧现在上海这番繁荣景象,还有咱们祖国以后越来越强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