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机突然抵达华盛顿,亲自与美国面谈

墨江点经 2025-04-21 11:25:53

在全球经济格局因美国一系列关税政策而风云变幻之际,日美之间的一场关键博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25年4月16日,一架来自日本的专机匆匆降落在华盛顿,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率团抵达,此行肩负着重大使命——与美国就棘手的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这一谈判的背景充满紧张氛围。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该行政令要求对多国商品加征10%-24%关税,日本的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日本作为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此番被“亲密盟友”背后猛刺一刀,着实始料未及。

特朗普(资料图)

消息一出,日本国内一片哗然,民众和企业忧心忡忡。汽车制造业作为日本经济的中流砥柱,占到整个制造业产值的50%,提供了超500万个就业岗位,占日本就业总人口8%以上。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无疑是对日本汽车产业的沉重打击,将导致日本国内生产收缩、就业机会减少,甚至可能引发经济“空心化”,使日本经济陷入快速恶化。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态度起初显得较为强硬。在谈判前夕,他接连发声,称美国的关税政策有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将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形容为“国难”事态。他还明确表示,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这种表态,在日本一贯对美较为温和顺从的外交姿态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被外界视为日本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强烈警告”。

日本政府(资料图)

然而,日本政府的态度并非一味强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日本仍有所顾虑。尽管石破茂言辞激烈,但在实际行动上,日本并未选择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进行报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友骏指出,石破茂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忌惮美国施压对日本经济及自身政治前途造成压力;另一方面,又担忧触怒特朗普,招致美国更大规模的“经济制裁”,给日本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日本政府依旧希望通过政治说服,换取美国的“特殊待遇”,维持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外交姿态。

4月16日的谈判现场,局势充满戏剧性。原本由美国财长贝森特与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主导的谈判,因特朗普的突然加入而变得风云突变。特朗普不仅临时现身,还扩大议题至驻日美军费用等敏感领域。这一意外举动震惊了日方代表团,打乱了日本原定的谈判计划。日本原本打算先由赤泽亮正倾听美方要求,回国后再详细研究谈判筹码,如今却不得不仓促应对特朗普的介入。

在谈判中,赤泽亮正转达了石破茂希望尽早达成全面协议以加强双方经济的意愿。特朗普则阐述了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立场及对关税政策的看法,并再次强调与日本的磋商是最优先事项。同时,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防卫开支,将军事与经济议题挂钩,进一步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

赤泽亮正在与美方会谈后的记者会上称:“我地位低之又低,却得到特朗普接见,对此由衷感谢。”这番言论在日本网络上引发争议,众多网民认为他过于谦卑,可能会让美国在谈判中得寸进尺,损害日本利益。毕竟在国际谈判中,过于谦逊的态度未必能换来对方的体谅,反而可能被视为软弱可欺。

特朗普(资料图)

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舆论普遍认为,美日关于关税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日本未能从美国获得任何关税豁免,双方除同意再次会面外,几乎没有明显成果。日本首相石破茂随后表示,未来的谈判“不会轻松”,“日本和美国之间存在差距”。

此次日美关税谈判,不仅关乎两国经济利益,更对全球经济格局和贸易秩序产生深远影响。若谈判破裂,日本汽车产业预计将面临4万亿日元损失,而其结果也将为美韩、美欧等后续关税博弈提供重要参考。日美双方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未来谈判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与挑战,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这场贸易博弈的后续发展。

0 阅读:23

墨江点经

简介: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