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这事儿,咱们得说说基里巴斯,那是个挺小的国家,还有他们的前头儿,安诺特·汤。这事儿真挺逗,你想啊,一个在太平洋上飘着的小岛,总共才811平方公里大,高也就两米多点儿,33个珊瑚岛礁像星星一样撒在大海里,可它愣是和大国们扯上了不少事儿。
基里巴斯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呢?说起基里巴斯,它可是个挺有特色的地方。这个国家位于比较偏远的地方,你可能之前都没怎么听说过。但别看它位置偏远,它可是由好多个小岛组成的,散布在广阔的海洋上,风景肯定没得说。基里巴斯的生活节奏估计挺慢的,毕竟周围都是海,想快也快不起来。那里的人们估计很享受这种宁静的岛屿生活,每天面对着蓝天白云、碧海银沙,心情肯定很不错。而且啊,基里巴斯在某些方面还挺特别的。比如它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了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之一。想象一下,当其他地方还在沉睡时,基里巴斯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啊,基里巴斯就是这么一个由众多小岛组成的、风景秀丽、生活节奏悠闲,还有点特别之处的国家。如果你想远离喧嚣,找个安静的地方放松一下,基里巴斯说不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基里巴斯坐落在太平洋的中间地带,人口大概也就十二三万,主要靠捕鱼、卖椰子和接受外国帮助来维持经济。说它国土面积小吧,811平方公里听起来好像还行,但你要是真翻开地图瞅瞅,会发现那基本都是些零零散散的岛和礁,真正能让人住的地儿真没多少。
更糟糕的是,这个国家的地势低得离谱,平均海拔才2米,最高的地方也不过81米。一旦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涨,像基里巴斯这样的低洼岛国就会最先遭殃。专家们老早就提醒了,到2050年,这儿可能有大片地方会被海水淹没,老百姓得赶紧想办法找新的居住地。
基里巴斯的故事还没完呢,它以前还是个殖民地。早在1892年,英国就占领了那里,后来日本也短暂地插了一脚。二战结束后,英国又回去统治了,一直到1979年,基里巴斯才终于独立了。可独立后,经济还是没啥起色。它就靠着地理位置,收点渔业许可费,再加上国际上的援助,勉强过日子。所以说,这个国家从根上就弱,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国际局势一变,根本就没有啥抗风险的能力。
安诺特·汤这人是谁呢?为啥大家会给他贴上“反华总统”的标签?
安诺特·汤,1952年降生在基里巴斯的塔拉瓦,那是他们的首都。他的父亲,汤廷海,原本是广东人,抗战结束后,他远赴基里巴斯讨生活,靠着经商攒下了一份家业,还在那儿成了家,安诺特·汤就是他的儿子。汤家挺富裕,所以安诺特从小就远赴英国求学,最终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之后,他先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来步步高升,最终在2003年坐上了总统的位置。
他为啥被叫做“反华总统”?这事儿得从他当总统那年讲起。2003年,安诺特·汤竞选总统时,搞了个大动作——说要关掉中国在基里巴斯的那个空间跟踪站。那个站是1997年中国和基里巴斯建交后建的,主要是给中国的航天项目帮忙,比如发射卫星之类的。安诺特·汤竞选时就说,这个站可能会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造成威胁,嚷嚷着要把它给关了。其实吧,他也没啥证据能证明这个站有啥安全问题,但这招儿挺灵的,投了一些选民所好,还帮他拉了不少票。
上台之后,他立马行动,2003年11月,他干脆利落地宣布和中国断绝关系,然后立刻和台湾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来,中国和基里巴斯从1980年开始维持了23年的友好外交关系,就这么断了。其实吧,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和中国有什么深仇大怨,纯粹就是政治手段,想着通过疏远中国,巴结美国和台湾,来换取一些经济上的好处。那会儿,台湾确实给了他一些钱,美国和西方也开始对基里巴斯多了几分。但这一步棋走得到底好不好,咱们以后慢慢瞧。
反华举措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
安诺特·汤做了个反华的决定,短时间内看似捞到了点甜头。台湾那边给了几百万美元帮忙,建了几个港口,买了些渔船之类的,西方一些国家也稍微多了下基里巴斯。但这些钱和帮助,对基里巴斯来说远远不够改变现状。新建的港口没过多久就生锈了,渔船也没能让经济有啥大起色。最重要的是,他惹毛了中国这个大国,就像自己把一扇可能带来机遇的大门给关上了。
基里巴斯的大难题其实不在于经济不好,而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大概在2000年那阵子,海平面涨得特别快,沿海的村子逐渐被水淹了,农田也因为海水变得没法种庄稼,连干净的水都越来越难找。2008年的时候,基里巴斯的总统安诺特·汤就出来说了,照这样下去,国家可能保不住,得琢磨琢磨移民的事情了。他为了这事可没少操心,到处想办法给国民找条活路。他还真的派人去和赞比亚商量移民的事,赞比亚那边一开始还挺热心的,说愿意帮忙。可谁能想到,2008年8月,赞比亚的总统莱维·姆瓦纳瓦萨突然去世了,这移民计划也就跟着泡汤了。
然后,他又去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俩国家勉强答应接收一些学生,但说到大规模移民,那是不可能的。西方国家也没因为他以前反华亲西的做法,多给他啥真正的援助。到了2014年,他一狠心,拿国家的钱在斐济买了24平方公里的地,盘算着以后国民能迁过去。可专家一评估,这块地顶多能容下基里巴斯五分之一的人,还全是山丘,种地都困难,完全不切实际。
国家面临存亡关头,为何会向中国伸出援手?
到了这一步,安诺特·汤感觉自己真是陷入绝境了。西方国家靠不住,气候问题又越来越紧迫,他开始考虑起之前得罪的那个大国——中国。根据一些小道消息,他私下里试着联系过,想看看中国能不能伸出援手,比如说接纳一些移民或者提供一些帮助之类的。这个想法挺冒险的,要知道,2003年他才刚跟中国翻了脸,现在国家快撑不住了,又想着去找中国帮忙,这脸面可真得放下不少。
这事儿完全没门儿。自从中国和基里巴斯断了交,两边就没啥外交来往了,而基里巴斯那边还跟台湾保持着联系。中国为啥要帮你呢?再说了,中国的对外援助可不是乱花钱,得是相互有好处才行。你瞧瞧你,一个小国家还反华,以前还得罪过中国,现在手里也没啥能换的,想找中国帮忙那就是白日做梦。不出所料,他试着求援,结果啥好话都没捞到。
2016年,安诺特·汤干满了三届总统任期后卸下了重担,那时候他已经63岁了。接着,新总统塔内蒂·马马乌走马上任,接手的却是个棘手的问题堆:气候危机依然悬而未决,国家经济状况还是一团糟。不过,这位老兄跟安诺特·汤的想法可大不一样。到了2019年9月,他干脆利落,直接宣布和台湾断交,然后跟中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这一招,还真就把局势给盘活了。
中国这边动作迅速,外交一重启,援助随即到位。到了2020年,中国答应要帮基里巴斯把机场修缮一新,后面还陆续送去了医疗用品,搞起了农业开发,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塔拉瓦的街头出现了不少施工队伍,渔民们的生活也渐渐有了好转。这变化快得让人吃惊,之前安诺特·汤反华时关上的那扇门,新总统一来就猛地给推开了,援助紧跟着就到了。
那个反华总统领导的国家,快走到头了,还想找中国帮忙,结局会怎样?其实很明显。就说安诺特·汤掌权那会儿吧,他那套反华做法,不光没救国家,还让基里巴斯在气候问题上更孤立无援了。他本想着靠西方,结果没靠上;后来想回头找中国,中国也没理他。国家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他自己折腾半天也没啥用,想找中国帮忙的美梦也泡汤了。
不过基里巴斯这国家还没走到绝路。安诺特·汤下台后,新政府赶紧跟中国拉近关系,援助也到位了,国家总算是缓过来了。虽然海平面还在涨,移民问题也没完全搞定,但好歹有了点外面的帮助,不至于立马就沉海里了。说来也怪,这一切跟安诺特·汤没啥关联,他那时候反华的决定简直成了大笑话,还想求援,简直是做梦。
安诺特·汤现在还健在,从位子上退下来后,他没离开基里巴斯,在塔拉瓦城外安了家。头发已经半白,他时不时会在气候相关的聚会上现身,喊话那些大国多下他们这些小岛国的难处。他搞政治悟出的最大道理就是,外交这事不能光靠发脾气或者选边站。表面上跟中国唱反调,去拉拢西方,听起来挺威风,但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像基里巴斯这样的小国家,资源匮乏,基础薄弱,掺和大国之间的较量,往往只会让自己吃亏。
他那样做是不是场豪赌?有那么点意思,但其实更多是没得选。基里巴斯国力太弱,他琢磨着通过跟中国对着干捞点实惠,好让国家能喘口气,没想到这主意根本行不通。事实是,气候变化就像把刀悬在头上,光靠玩政治手段根本救不了国家。最后,还是靠后来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国家情况才稍有好转,但这一切跟他没啥关系。
说说基里巴斯那档子事儿,真挺有意思的。之前有个总统叫安诺特·汤,他反华,结果呢,国家差点就玩完了。他去找中国帮忙,但中国没搭理他,最后还是新政府跟中国和好,国家这才又活了过来。事情就是这么个结果:反华没前途,找人帮忙人家还不理,最后还是得靠别人来救国。这事儿说明了啥?小国处在大国之间,别乱来,玩火容易引火烧身。你觉得他当初那么做,是吃饱了撑的还是真没辙了?来,说说你的看法!
Ai套路,起个关于人物标题,然后画风一转,从这人还是受精卵开始讲起,真他妈恶心
从第一段看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行,反反复复说一样的话,不是老年痴呆就是酒后“普乌”
基吧里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