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这个3类致癌物,最终毁掉的不止是养殖户,可能是整个产业

一个水产养殖 2025-04-29 13:14:54

在庞大的河蟹养殖市场中,有一种药可以说是“历经多年屹立不倒”,那就是敌百虫。

敌百虫,化学名为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质较稳定,但遇碱则水解成敌敌畏,其毒性增大了10倍。其毒性以急性中毒为主,慢性中毒较少。

敌百虫最早在哪个养殖区域开始用,这个已经无法考证了,可以肯定的是,江苏兴化地区河蟹养殖户使用敌百虫是最集中的,目前整个苏北地区使用敌百虫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主要是在清塘之后的泡塘过程中使用。

为什么会用敌百虫?不同的人用它的目的不一样,有人说是为了防止抖抖病,有人说是为了杀虫,有人说是为了干掉体质不好的问题蟹,等等,各有各的说法。

敌百虫真的这么好用吗?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用?但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苏北地区现在大多数养殖户用敌百虫是泡塘,等到春天蟹苗下塘后,敢用敌百虫的要么是高手,要么是小白。

然而在苏南和安徽部分河蟹养殖区域,这几年不知道是谁带起来的一股“潮流”,那就是在蟹塘放苗之后,仍然有不少养殖户多次使用敌百虫,还有的公司甚至卖“X抖克星Ⅰ型”“X抖克星Ⅱ型”,其核心成分就是敌百虫,还很艺术地起了这个名字,有意无意地引导河蟹养殖户。

以前养河蟹,亩产不到100斤是很丢人的,谁要是有这个产量,都会非常不好意思,“但现在马鞍山高淳等地河蟹亩产量不到100斤的太多了,有的甚至亩产不到50斤,还有亩产十几斤的极端情况,但养殖户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产量低的太多了”。

大范围的低产量,肯定有很多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养殖户的观念,很多人养了这么多年,依然动不动就是“杀杀杀”。

青苔多了,杀!

蓝藻多了,杀!

虫子多了,杀!

前几年先后有两拨大范围的“杀出事”现象,亏死了很多养殖户,也有一些企业倒下去了,但依然挡不住养殖户喜欢“杀杀杀”,因为“杀”的时候很省事很爽,效果立竿见影。

“杀了之后损蟹少了”,近期水产养殖网走访养殖一线,听到很多养殖户说这句话,他们不知道的是,有没有可能是那些体质差的被直接杀完了、沉底了,所以才看不到损蟹了?直到年底卖蟹的时候才发现,今年回捕率怎么那么低?

这几年苏北地区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都已经将曾经的苏南甩出一大截,如果要说转变,一个转变就是密度普遍较高了,另一个转变就是敌百虫只用来泡塘。但苏南安徽不少养殖户在蟹苗下塘之后依然不止一次用敌百虫。

“敌百虫用的好,对产量是没有影响的”,一位有经验的养殖户告诉水产养殖网,但很多人掌握不好用量,有的人居然还在PH高的时候用敌百虫,敌百虫在酸碱度8至10的水中会快速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

最近还遇到一个搞笑的养殖户,他看另一个养殖户用敌百虫效果非常好,就人家1亩用了多少敌百虫,那个养殖户告诉他1亩用了多少,他回去就照那个用量用了,他不知道的是,人家是两次用量才是那个数字,他一次用量就达到人家两次的用量,结果螃蟹损伤得非常厉害。

不过话又说回来,敌百虫哪怕再有效果,纵有千万个理由,把敌百虫在河蟹养殖上这么大范围地使用,真的不合适,因为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敌百虫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有人认为,只要在蟹塘里用了有效果,能解决问题,敌百虫就能用,“而且《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里也没有把敌百虫列入禁用药目录。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敌百虫对甲壳类的危害大于用处,应该慎用甚至禁用。

而如今随着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如果老百姓知道,如此美味的大闸蟹,居然还有人将敌百虫这样的3类致癌物用在河蟹养殖上,那会是什么后果?

0 阅读:0

一个水产养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