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4卷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
咸和九年(甲午,公元三三四年)
本文重点:
人生其实就这么一点规律,不做出大牺牲,不逼自己一把,就没有机会担当大任!

原文:长沙桓公陶侃,晚年深以满盈自惧,不预朝权,屡欲告老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六月,侃疾笃,上表逊位。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刺史印传、-戟;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薄,封印仓库,侃自加管钥。以后事付右司马王愆期,加督护统领文武。甲寅,舆车出,临津就船,将归长沙,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乙卯,薨于樊。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及薨,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安,鲲之从子也。
陶侃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且安排的井井有条,他的这一特点很像诸葛亮。
谢安对陶侃的评价,体现陶侃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处事很公正,就算是对属下用法约束,但是属下也都不怨恨他,这一点也很像诸葛亮的风格。

原文:成主雄生疡于头。身素多金创,及病,旧痕皆脓溃,诸子皆恶而远之;独太子班昼夜侍侧,不脱衣冠,亲为吮脓。雄召大将军建宁王寿受遗诏辅政。丁卯,雄卒,太子班即位。以建宁王寿录尚书事,政事皆委于寿及司徒何点、尚书令王瑰,班居中行丧礼,一无所预。
李雄是真心想培养李班,朝中有大事,李雄总是把李班带在身边,让李班从中学习。但是从后来的结果看,李班由于太仁慈,接手帝位之后未能大刀阔斧的扫除潜在的威胁,最终被杀。可见为人太正也不行!
人生其实就这么一点规律,不做出大牺牲,不逼自己一把,就没有机会担当大任!

原文:辛未,加平西将军庾亮征西将军、假节、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豫、荆三州刺史,镇武昌。亮辟殷浩为记室参军。浩,羡之子也,与豫章太守褚裒、丹杨丞杜乂,皆以识度清远,善谈《老》、《易》,擅名江东,而浩尤为风流所宗。裒,略之孙;乂,锡之子也。桓彝尝谓裒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褒贬也。谢安曰:“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皮里《春秋》,嘴上不说,心里都有!
原文:秋,八月,王济还辽东,诏遣侍御史王齐祭辽东公廆,又遣谒者徐孟策拜慕容皝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都督,承制封拜,一如廆故事。船下马石津,皆为慕容仁所留。
东晋和辽东慕容皝之间通过海路进行沟通。
备注:
马石津:今辽宁旅顺市西南
原文:九月,戊寅,卫将军江陵穆公陆晔卒。
成主雄之子车骑将军越屯江阳,奔丧至成都。以太子班非雄所生,意不服,与其弟安东将军期谋作乱。班弟-劝班遣越还江阳,以期为梁州刺史,镇葭萌。班以未葬,不忍遣,推心待之,无所疑间,遣-出屯于涪。冬,十月,癸亥朔,越因班夜哭,弑之于殡宫,并杀班兄领军将军都;矫太后任氏令,罪状班而废之。
李班没有防备之心?人心不附?还是不会抓权?
总之,忠孝仁义之主李班,被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