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湖北|咸宁:一缕桂花香满城善治风

咸宁新闻网 2025-04-19 12:01:31

编者按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基层治理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湖北省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

2025年1月起,极目新闻联合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推出系列报道《基层治理看湖北》,深入采访全省各市州的基层治理探索,挖掘治理故事,展现基层治理在支点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今天我们走进系列报道第七站:咸宁。

《易经》云“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咸宁自古就寄托着天下安宁的美好愿景。咸宁境内河湖众多、温泉涌流、桂香四溢,生态名片亮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也持续显现。社会工作全面推进、社区活动高潮迭起、乡风文明蔚然成风……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咸宁四邑村时寄语:“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咸宁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迎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嘹亮号角,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展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域的新担当新作为。

“基础数据库”

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咸宁市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探索建立基层治理“基础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中信息数据采集量大、多头报送的问题。横向上,打通数据壁垒,促进信息共享;纵向上,打造“报事即办”处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同时,建立减负观测点制度,实现村级组织对上级部门的常态化监督。此外,不断完善基层治理监督及问责办法,依据权责清单,跟踪责任落实情况,确保问责精准有效,防止问责泛化、滥化。

(极目新闻记者杨怡琴摄)

在咸宁市咸安区浮山街道青龙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社区工作者杨冉正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湖北省咸安区基层大数据共享平台。只见她在搜索栏里输入“低保户”三个字,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立刻以列表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前,我们可没这么轻松。”杨冉边操作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以前要定期入户,带着一大沓居民资料,各种标签多得一张纸都放不下。入户完了还要用笔在纸上填,再录到电脑里更新表格。要是我外出,居民来办事,同事对他不熟悉,还得打电话问我。有时候我忙,不能及时接到电话,就会影响群众的服务感知。”

现在,这一切都因为咸安区“一套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运行而发生了改变。咸安区推动了13个乡镇(街道)、27家区直部门完成平台数据对接,采集录入了56个主题应用的2020万条数据。村(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查询下载、自动汇总所需数据,满足日常报表、数据收集等需求。

“就像现在,我要查低保户信息,一键导出就完成了。平时见到居民,随时问点信息就及时更新了,不需要等到特定的时间甚至晚上入户。”杨冉兴奋地说。

咸安区通过“一套表”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社保缴费、特殊群体排查等7项常规工作直接从平台中采集数据、生成报表,有效避免了数据信息重复报送、多头报送的问题。信息采集由“九龙治水”变为“一表统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咸安区通过“一套表”的做法只是咸宁市开展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咸宁市针对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采取“四步工作法”为基层松绑减负。首先,对现有清单进行深入调研评估,优化村(社区)履职事项,明确协助边界,出台《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管理办法》。其次,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六办三中心”设置,厘清乡镇权责清单,确保履职明晰。同时,加强干部系统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最后,清理规范各类标识牌和工作群,注销更新媒体“僵尸号”,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如今,咸宁市的社区工作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减负效果,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群众服务,让群众的服务感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村民代表成为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的链接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代表应当向其推选户或者村民小组负责,接受村民监督。咸宁市注意发挥村民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我代表谁”和“谁代表我”的问题,推动村民代表定期走访其推选户,征集推选户对村级事务决策的意见建议,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推动基层治理由“上层发力”向“底层着力”。

一大早,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的村民刘希望就开车接上村民,一同前往崇阳县残联办理换证业务。“我对残疾人业务的办理流程很熟悉,又可以开车接送大家,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我心里也乐呵。”

刘希望因自身残疾,对残疾人事务格外关注,又热心肠,因此在崇阳县推行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后,他被推选为村民代表,专门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以前办点业务可真不容易,要准备一堆资料,还得在村里和县里来回跑,一件事拖上几个月都办不下来。现在好了,村里有了像刘希望这样的村民代表们,办事方便多了。”一位热心村民感慨地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在崇阳县肖岭乡肖岭村,村民代表柳红旗最近正忙着走家串户宣传防火安全知识。“遇到村民需要办理医保卡等简单业务时,我都会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桃溪帮办’平台。”柳红旗边说边向记者演示手机操作流程。通过这种入户走访的方式,村民代表不仅向村民宣传政策、征集建设家乡的意见建议,还借助“桃溪帮办”平台的留言咨询和问题帮办功能,及时了解和解决村民的民生诉求,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的贴心服务。

在崇阳县像刘希望、柳红旗这样的村民代表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村村户户。在高枧乡老胡洞村,村民代表王金艳,每周都会挨家挨户走访,为村民详细解读各类政策。每月15日,崇阳县桃花村村民代表王正华总是身先士卒,带领着他负责的15户农户,积极投入到清洁家园行动中。村民代表们还通过“积分榜”记录村民们实施“清洁家园”等日常共建行为,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参与的热情。家家户户或让地,或出力,村庄门前屋后的道路、水渠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了选好、用好村民代表,崇阳县制定了一系列培训和奖补措施,并出台了《崇阳县湾组自治操作指南》。村民代表在上岗前都要接受培训,并被纳入乡村基层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同时,崇阳县还为村民代表提供了每月补贴,并对表现突出的代表给予优先培养,激励他们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此外,崇阳县还建立了完善的村民代表工作评议制度,将村民代表的联系方式、职责范围及考评结果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对于不称职或无法胜任工作的村民代表,崇阳县将实行退出机制并及时更换,确保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始终保持活力和效率。

如今,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已在崇阳农村全面推行,7513名村民代表活跃在村组的每一个角落,带领村民议事办事、参与村湾治理、包联弱势群体,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的良好治理格局。在村民代表的带领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光荣榜、积分榜、公示榜“三张榜单”在村组落地生根;村湾夜话、星空夜话、政企夜话、农家夜话“四个夜话”让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各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一幅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在崇阳大地徐徐展开。

“桂乡管家”

巧解千家结

近年来,咸宁市在城区大力推行“桂乡管家”,在153个村(社区)推选出“桂乡管家”1.4万余名,按照“民情在一线掌握、服务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的要求,建立镇(街道)、村(社区)、片(网格)、组(小区)、邻里五级治理网络,汇聚治理力量。累计梳理解决问题近1.3万个。

居住在咸安区永安街道双龙社区育才小区的一位租户满怀感激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我真的没想到,从社区居委会到邻里管家都如此热心、负责,帮我们化解了矛盾。租住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安心,真心感谢社区和‘桂乡管家’的帮助!”

这位租户提到的矛盾源于一场小意外。不久前,她发现停放在小区内的汽车被电瓶车不慎刮擦,心中顿时涌起不满,与电瓶车车主发生了激烈争执。得知消息后,双龙社区的“桂乡管家”迅速介入调解,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细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他们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桂乡管家”的不懈努力,双方的情绪逐渐缓和,最终握手言和。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婷介绍,像这样的矛盾化解在社区的事经常发生。他们通过五级“桂乡管家”模式,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育才小区是一个拆迁还建小区,曾一度面临环境脏乱、无人管理等问题。自从社区推选出由街道社区包保干部、单位下沉干部、社区志愿者等热心居民组成的“桂乡管家”团队后,他们一上任就迅速投入到小区治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桂乡管家”们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盼,积极为小区发展出谋划策。

针对小区停车位紧张、环境脏乱等问题,“桂乡管家”们积极行动,与社区、小区党支部、居民等各方代表共商共议,寻找解决方案。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优化现有空间,科学增设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组织志愿者对小区环境进行大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走进育才小区,只见绿树成荫,停车位整齐划一,标语专栏清新文明。居民们对“桂乡管家”的付出和努力赞不绝口,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咸宁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打造战斗堡垒、凝聚共治力量,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的主张传递到基层,在点滴进步中不断提升治理“温度”、增强治理“实效”、取得治理“实绩”,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奋力谱写咸宁篇章。

来源: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极目新闻 记者:杨怡琴 通讯员:陈菁

编辑:宋晓宇

审核:洪 伟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1. 致咸宁全市学生家长一封信

2. 全省首个!在咸宁城区建成开园

3. 咸宁首个!TA凭实力持续“圈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