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月30日,为期3天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举行。固态电池成为本次论坛的重点话题,宁德时代、太蓝新能源、容百科技、国轩高科、瑞浦兰钧、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企业,以及政产学研企各界人士纷纷参与讨论。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技术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宁德时代CTO高焕表示,宁德时代围绕着电池的安全,通过电芯的本身安全,系统的设计和生产的制造等几个方面,致力于打造高安全标准的电池。当前,我们已成功地将电池单体的安全失效率降低到1/10亿的水平,提高了三个数量级。
高焕表示,未来会在麒麟、神行、逍遥、天行等各品牌的产品上持续迭代,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在舰船和低空经济等新场景,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未来,随着新一代的包括钠离子电池、 M3P、固态电池技术,以及产品的成熟,公司还会有更多场景被解锁。
据悉,宁德时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线,目前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目前,方案能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500Wh/kg,比现有电池提升超过40%。并且,宁德时代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技术将成破局关键
太蓝新能源董事长高翔出席并演讲,表示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性能、成本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挑战,而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破局的关键。
高翔指出,太蓝新能源创新性地提出了“4321”固态电池减材制造理念,通过分阶段减材实现技术突破。第一阶段是减掉隔膜和部分电解液,推出半固态电池;第二阶段完全减掉电解液,实现全固态电池;最终目标是减掉负极,开发全固态无负极电池。高翔强调,这种减材路线不仅简化了电池结构,更从根本上提升了安全性能。
在应用场景方面,高翔表示,太蓝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可满足乘用车、低空飞行器、服务机器人等多领域需求。通过CF+技术平台,太蓝能够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提供超快充、高比能、长循环等差异化产品方案。高翔特别强调,固态电池将与光伏、储能、智能家居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绿色能源生态。
容百科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线明年建成
容百科技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透露,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在硫化物与卤化物两大技术路线,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计划年内完成材料定型;处于前期开发的第二代产品超高镍三元材料容量可达到240mAh/g;第三代产品基于富锂锰基技术,为容量超过300mAh/g的超高容量产品。
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方面,容百科技计划今年完成中试验证,并于明年建成量产线。
今年3月13日,在仙桃(北京)招商推介会上,容百集团现场追加投资12亿元,在仙桃新建容百学院和年产6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及固态电池电解质中试线项目,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智能化、园林化高端动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大型生产基地。
国轩高科:5月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据了解,去年5月17日,国轩高科在合肥举办的第13届科技大会上推出了创新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这也是安徽省生产的首款全固态电池。
金石电池采用创新的全固态技术,能量密度达350Wh/kg、800Wh/L,相较于传统三元锂电池提升了超过40%,显著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同时,金石电池具备长寿命(循环寿命3000次)、高功率(6分钟充电补能60%)以及宽温域(-40~100℃)等特点。此外,该电池已顺利通过200℃热箱测试,超过国家标准的130℃,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瑞浦兰钧:310Wh/Kg半固态电池预计今年小批量生产
瑞浦兰钧能源副总裁侯敏透露,瑞浦兰钧最新研发的310Wh/Kg半固态电池,体积比能量达到了750Wh/L,功率性能和内阻接近液态电池,在170℃热箱热失控时间超过30分钟,循环寿命预期大于1200周。
目前这款电池已在主机厂装车测试,预计今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同时,瑞浦兰钧对800-850Wh/L高体积能量密度电芯展开了深入研究,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
东风汽车:固态电池汽车已完成230万公里实车验证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史建鹏出席并演讲,其指出,固态电池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1、产业链重塑,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将重构现有产业生态。2、研发模式创新,需要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技术突破。3、技术路线清晰化,固液混合与全固态路线将长期并存。4、材料体系多元化:氧化物、硫化物等电解质材料竞相发展。
史建鹏介绍,东风公司自2020年下线首台固态电池汽车以来,已在五省十市完成230万公里实车验证,创下全球纪录。史建鹏介绍,东风构建了固态电池数字孪生智能管控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优化配方设计、工艺制造和安全管理。
长安汽车:今年将首发搭载全固态电池样车
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今年长安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就会首发,明年将会做规模化的装车验证,到2027年会有逐渐的量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续航里程将达到1500公里,安全性将比目前液态电池再提升70%。
邓承浩还对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用化应用时间做出判断,认为“2030年以后或许可能才有机会”。这一判断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前景的分析。
据悉,2024年8月,长安汽车入股太蓝新能源,双方就“联合研发+业务合作”等内容达成一致。2024年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上长安汽车就已明确了无隔膜产品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进行装车验证/测试,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在特殊领域开展示范性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