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没想到,在如今巴以冲突一波未平,红海局势一波又起的敏感关头,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居然还能闹出一场“导弹外交”来。
这两天我在观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巴基斯坦政府目前已经召回了巴基斯坦驻伊大使,并叫停了两国间的一切高级别访问。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对伊方最近对巴基斯坦领土不宣而击,导致巴方多名人员死伤所提出的抗议。
巴外交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伊朗的行为是对巴基斯坦主权的无端和公然侵犯,伊方的举动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不可接受的”“巴基斯坦保留对伊非法行为作出回应的权利”。
巴基斯坦政府这话还真不只是说说而已。1月18日,巴基斯坦还真就向位于伊朗东南边陲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发射了导弹还以颜色。
伊巴两国这你一刀我一枪的,眼看着局势就要滑向激化的深渊了。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伊巴两国撤大使、射导弹,打得正火热的当口,伊朗军方却在他们的公共关系网站上低调地发布了一份声明,宣称伊巴两国海军近日在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地区举行了一场为期一天的联合演习,两国军舰均有参加。
一边是两国政府剑拔弩张,眼瞅着就要兵戎相见;一边是双方海军联合演习,乍一看还挺关系融洽。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很难相信还能看到这么抽象的场景。可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想吧,这事似乎也没有超脱我所能理解的认知范畴,虽然处处都看似在意料之外,但其实道道都在意料之中。
不信?那我把过去几天来伊巴两国之间发生的事情给大家捋一捋,大家看完之后,没准就能品出点味道来了。
首先,伊巴两国的这场外交纠纷,毫无疑问,肯定是伊朗方面率先挑起的。德黑兰在1月16日这天用导弹攻击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俾路支省的两处地点。而按照伊朗方面的说法,他们此次的攻击目标,是盘踞在那里的一伙名为“正义军”的恐怖势力。
我不喜欢用“正义”这样的褒义词来形容一伙恐怖势力,所以我以下还是将它们统称为“不义军”好了。按照维基百科上的说法,“不义军”是一伙活跃在伊朗东南边陲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一伙逊尼派恐怖组织,该组织曾先后多次对伊朗军民发动袭击,身上背负着伊朗军民的累累血债,和德黑兰政府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比如,2017年4月26日,“不义军”曾在伊巴边境地区的一次伏击行动中,造成伊朗边防警卫部队九死两伤;又比如,2018年10月16日,“不义军”曾在临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城镇米尔贾韦绑架了12名伊朗边防警卫人员;再比如,2019年2月13日,一架载有革命卫队成员的大巴车,在紧挨着伊巴边境的哈什-扎黑丹小道上行驶时,突然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袭击造成至少27名革命卫队成员丧生,另有13人受伤。
德黑兰政府和“不义军”之间的梁子结得如此之深,伊朗痛恨并打击这伙恐怖分子也属正常。而且,由于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正好就和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紧挨着——俾路支省对巴基斯坦而言同样属于是相对落后的边陲省份,而“不义军”又老是仗着山高皇帝远,不拿德黑兰和伊斯兰堡两边当回事,常常就是藏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和俾路支省这两片地方的山沟沟里,卡伊巴两国政府的bug,跟它们玩躲猫猫,所以伊朗平时就是想收拾“不义军”这群家伙都费劲,因为稍微用点力就有可能捅到巴基斯坦那边去,到时候弄成外交事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巴基斯坦在1月18日这天用导弹攻击的目标,恰好也位于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而且据说这回打的还是我们很多中国网友也耳熟能详的当地恐怖组织——俾路支分裂军和俾路支分裂阵线。这两伙恐怖组织常年活跃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还有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也就是所谓的大俾路支地区,为非作歹、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手上沾满了中巴两国人民的累累血债,简直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而同样的,由于天然就占据了地利优势的缘故,所以俾路支分裂军和俾路支分裂阵线也总往爱伊巴两国来回跑,卡双方的bug。说白了,这帮玩意也是在赌伊斯兰堡不敢越境跑到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来揍它们,因为闹不好一样会引发外交事故。
虽然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不义军”跟俾路支分裂军或俾路支分裂阵线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多年以来,它们一直都在利用自己身处伊巴边境的地利优势,在两国政府的红线上反复横跳。而且,无论是“不义军”也好,抑或是俾路支分裂军和俾路支分裂阵线也罢,它们的人员构成主要都是当地的俾路支人。这帮人之所以要在当地各种搞搞震,说到底其实也是想把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和俾路支省从伊巴两国分裂出来,然后弄出一个所谓的“大俾路支”来而已。
因此,虽然它们彼此拉仇恨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诉求却是一致的,说白了都是要从伊巴两国的身上割肉,好填饱它们的欲壑。
不过,都说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同样都是卡bug,既然你们“不义军”和俾路支分裂军或俾路支分裂阵线能卡,那人家伊巴两国政府怎么就不能呢?
咱们就用《亮剑》来打个比方吧。伊巴两国好比独立团和358团,“不义军”跟俾路支分裂军或俾路支分裂阵线则好比黑云寨与黑风寨。这两伙胡子都活跃在两团防区的交界地带,黑云寨的老巢在李云龙这边,而黑风寨的老巢则在楚云飞那边。
黑云寨的大当家谢宝庆抢过358团的物资,而黑风寨的贼头子山猫子则杀过独立团的战士。这两伙土匪跟独立团还有358团都结下了很深的梁子,李楚二人都恨不得将他们除之而后快,但是碍于两团防区交界地带的敏感位置,双方又都不好直接动手,万一事情闹大,土匪没剿了反倒导致两军兵戎相见,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可是李楚二人不甘心啊,一直在等,等待一个既可以剿匪、又不至于说会导致双方关系破裂的机会。终于,独立团等到了这个机会,李云龙以黑风寨勾结小日本鬼子为由,命令张大彪一营直接去把山猫子的脑袋给剁了。楚云飞那边食髓知味,随即以独立团未经双方商榷、擅自在358团的防区上动武为由,命令其麾下炮营炮击了位于独立团防区内的黑云寨,炸得谢宝庆抛下了全副身家,一人翻下后山,落荒而逃。
我管这出戏叫“易逆子而食”,这倒不是说李云龙和楚云飞他们就一定是事先商量好的,但是他们在相关问题上肯定都还是有起码的默契。即便彼此真搂不住要动手了,那也要把打击报复的对象限定在彼此都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你打了我防区边缘的黑风寨,我最多也就是冲你地盘外围的黑风寨撸几发炮弹,点到即止,回去大家对内都能有个交待,以后再碰面还能一块坐下来吃饭喝酒,而不至于说就此撕破脸皮,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了。
纵观这一次伊巴两国的这场外交纠纷,我也同样能从两国的你来我往之间,感受到一种不可言传的默契。虽然双方都朝彼此的领土上发射了导弹,但是导弹的攻击范围都被严格圈定在了特定区域,而导弹的打击目标也被严格锁定在了特定对象的身上。我不知道伊巴两国唱的这一出是不是在唱双簧,但是很显然,他们都没有要把事情闹大的意思,至少眼下还没有。
伊朗和巴基斯坦,一个是什叶派穆斯林为主导的伊斯兰国家,一个是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导的伊斯兰国家,它们在意识形态和派系纷争等问题上肯定是存在矛盾的,但是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妨碍他们在彼此都关心的问题上保持默契,甚至是开展合作。一如独立团和358团,虽然双方打从根子上就不对付,但是说到底不也还是中国的抗日武装力量吗?只要有共同的敌人需要面对,共同的仇恨需要分担,那么大家就有组建联合战线的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山本的特工队,共同的仇恨是赵家屿300号乡亲的无辜惨死。而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共同的敌人则是美国、以色列,还有美以扶植起来的恐怖势力,共同的仇恨则是加沙数万名巴勒斯坦百姓的血海深仇。
国共之间的兵戎相见或许不可避免,但是对于1945年之前的独立团和358团来说,双方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本人和伪军。要是没办法把日本侵略者赶跑,国共双方早晚都得沦为人家砧板上的鱼肉。先把侵略者打跑,然后双方才有资格谈谁领导谁的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如此,他们也一样。正如我常常引用的那句阿拉伯谚语中所说的那样:我先和我的表兄弟联手,把外人赶跑;我再和我的亲兄弟合作,对付我们的表兄弟。这话虽然在我们看来可能有点怪,但其核心思想和我们常说的“集中精力、搁置争议,优先解决主要矛盾”还是存在共同之处的。人家的文明也是在世界舞台上浮沉了几千年的主了,论谋略论算计,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伊巴两国会因为这回的“导弹外交”而就此割席,进而妨害两国和我们的关系,进而影响到我们经略中东的布局。可我倒是觉得吧,这次的“导弹外交”事件只不过是伊巴两国在交往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短期的冲击肯定有,但是从长期来看,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因为它们至今的关系是好是坏,从本质上讲也不是单纯由德黑兰或伊斯兰堡双方来决定的,沙伊、印巴、中印、中美、美印和美以关系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对伊巴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只要美印勾勾搭搭、美以狼狈为奸、沙伊以和为贵、中国岿然不动的大气候不变,伊巴之间的小气候就算再怎么风云突变,最后也是注定要回到晴转多云或多云转晴的常态上来的。
尤其是最后一项,我们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战略定力还有地缘影响力有起码的信心。我们平时和沙伊巴这些伊斯兰国家的交道不是白打的,越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紧要关头,我们就越是要在惊涛骇浪中发挥好地区乃至是世界和平压舱石的作用。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任它八面来,我只一路去。只要我们中国行稳致远,所有和我们交好的国家,哪怕眼下因为一时的矛盾而对彼此冷若冰霜,到头来,也终会在我们的春风化雨之下,劫波渡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