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出一个长三角41个城市科技预算的排行西安市,这是澎湃城市观察搞的,长三角有超大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更多是中小型城市。主要是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有23个属于中小城市。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城市,科技预算也是最高的,377亿元,合肥123亿元,不愧是排研究量子通讯的大本营。排名第二,力压苏州、无锡、南京。苏州无锡两市加一起只有80.4亿元,远不是合肥的对手,苏锡加上南京,只比合肥一市多5亿元的。让江苏面红耳赤了。


没有想到,芜湖也超过无锡、南京的,浙江经济比较落后的衢州科技预算也比常州高的。蚌埠、铜陵经济指标不怎么样,可舍得在科技预算投入,分别以7亿元,6亿元,碾压徐州的5.7亿元。这真出人意料的。


看看苏北五市,谁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的不错,盐城以7.3亿元,排名长三角41个市的第16名,宿迁以6亿元,排名长三角的22名上,徐州5.7亿元,排名第23位,淮安排名28位,只有3.2亿,连云港更掉价了,长三角41个城市中的最后一位,科技预算只有0.5亿元。丢苏大强脸面了。


。 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超过百亿科技预算投入只有上海和合肥2家,分别达到377.1亿元和123.8亿,是长三角唯二科技预算破百亿的城市,超过50亿只有一个苏州,超过40亿只有一个杭州。宁波、芜湖超过30亿的。无锡、南京只是在20亿以上,不足25亿元。


科技预算不足一个亿只有3个城市,安徽占2个,宿州0.8亿元,安庆0.6亿元,连云港0.5亿元。 有科技预算,但花出去才是真正的对科技有帮助,按科技支出占总预算比,排名又起变化了,苏州以15.72%,排名第一。芜湖15.67%,排名第二。合肥14.14%,排名第三的。上海只有6.76%,排名第十位。苏北五市,盐城以3.28%,列25名。淮安以3.15%,排名26位。宿迁3.11%,排名27,徐州2.91%,排名第28。连云港以0.42%,居41位,又坐末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