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是战利品,却成为皇太极早期最宠爱的女人;她生下两子一女,女儿与儿子皆名垂青史,而她却在夫君登上汗位后消失了,哪年去世都没有记载;皇太极登基后,更没有将其追封为皇后。她就是皇太极后宫最神秘的女人——继妃乌拉那拉氏。

这个视频让我们一口气看完乌拉那拉氏,在后金时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乌拉那拉氏出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乌拉部,跟睿亲王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出身同族,皆为国主系乌拉那拉氏一族。乌拉那拉氏的父亲、乌拉部贝勒博克铎是阿巴亥的六叔祖,若是按照辈分的话,阿巴亥要称呼乌拉那拉氏为堂姑。
只是在满清初期,并不计较辈分,只看重出身。
1607年,努尔哈赤已经灭掉了海西女真四部中的哈达部与辉发部,正在与乌拉部争夺东海女真诸部。东海女真瓦尔喀斐悠城主动归附建州女真,但需要努尔哈赤协助将家眷与部众脱离乌拉部。努尔哈赤下令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等人率兵3000前往,与乌拉部在乌碣岩大战,此战建州女真以少胜多,大败乌拉部。

此战中乌拉那拉氏的父亲博克铎与兄弟硕色,皆被代善斩杀。
而乌拉那拉氏成为建州女真的战利品,被努尔哈赤赏赐给了四贝勒皇太极。虽是战利品,但是皇太极很是宠爱乌拉那拉氏,并未让乌拉那拉氏做没有名分的侍妾,而是直接为平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侧福晋。
而乌拉那拉氏之所以“屈居”平妻之位,是因为皇太极在父汗的指婚下娶了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为发妻,钮祜禄氏并不得宠,后被皇太极遗弃,皇太极建立大清、称帝时也未将其追封为皇后,我们仅将其称之为元妃。
乌拉那拉氏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她的堂侄女阿巴亥已经稳居后金大妃之位,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人。

在皇太极格外的宠爱下,乌拉那拉氏先元妃一步在1610年便生下了皇太极第一子豪格,也就是战功赫赫的肃亲王,豪格在父汗去世后与叔叔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争夺皇位。若无多尔衮,豪格便是板上钉钉的第二位大清皇帝。正因为多尔衮也争夺皇位,让年仅6岁的福临捡漏登上了皇位。生下豪格的次年,乌拉那拉氏再次怀孕生下皇太子次子洛洛;只可惜洛洛并未长大成人,11岁时便夭折了。在乌拉那拉氏接连生下两个儿子后,元妃钮祜禄氏终于怀孕生下皇太极第三子博洛会,有了儿子傍身钮祜禄氏元妃的地位才得以稳固,只可惜钮祜禄氏这唯一的儿子在1617年时夭折;钮祜禄氏也因为傲慢无礼,得罪太祖皇帝,1623年时被夫君遗弃,之后去向成谜。

而在元妃被遗弃两年之前,乌拉那拉氏还再次怀孕生下了皇太极的长女。作为皇太极身边最得宠的女人,还有两子一女傍身,乌拉那拉氏理所应当成为皇太极的第二位嫡妻,我们将其称之为继妃。然而乌拉那拉氏虽然得以成为皇太极继妃,但是她的母族乌拉部在1613年时已经被后金所灭,失去母族支持的乌拉那拉氏,没有堂侄女阿巴亥的机敏与手段,其在后金的地位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一位蒙古女子的到来,彻底威胁到了乌拉那拉氏,不仅让抢了她夫君皇太极的宠爱,而且还抢了原本属于她的国主福晋之位。1614年,也就是乌拉部被后金所灭的次年,科尔沁蒙古台吉莽古斯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哲哲,嫁给了皇太极为平妻。

此时的后金,与科尔沁蒙古频繁联姻,但凡是颇受太祖皇帝器重的皇子皇孙,几乎都娶了科尔沁女子为嫡福晋。皇太极作为太祖皇帝第三位大妃孟古哲哲所生的儿子,位居后金四大贝勒之位,自然也在其中。在满蒙联姻的背景下,哲哲来到了后金。虽然哲哲仅为皇太极的平妻,而且是皇太极迎娶的第三位妻子,但是后金重视科尔沁女子,所以皇太极迎娶哲哲的仪式十分隆重。婚后,皇太极更是将几乎所有的宠爱都转移到了哲哲身上。外出狩猎时皇太极会带着哲哲,坐殿时皇太极也会让哲哲陪伴左右。

而为皇太极生下两子一女的继妃乌拉那拉氏彻底失宠,1627年,也就是皇太极登上汗位的第二年,哲哲被封为大福晋,主持后宫一切事物,俨然已经成为后宫之主。而乌拉那拉氏已经消失在了史料当中,至于其已经去世还是被哲哲取而代之,委屈求全成了侧福晋便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皇太极后来筹备“二宫妃”还是筹备三宫,都不再提及乌拉那拉氏,此时的乌拉那拉氏是否还在世仍旧是个谜。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清,不管是册封地位最高的“崇德五妃”,还是侧妃、庶妃,都没有乌拉那拉氏的踪影。

正因为如此,我们仅将乌拉那拉氏称之为太宗继妃。虽然乌拉那拉氏去向成谜,也没有被皇太极封为皇后,但她所生的一子一女均名垂青史,儿子豪格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其和硕肃亲王爵位成满清八大铁帽子王爵位之一;女儿封固伦敖汉公主下嫁敖汉部台吉班第固伦敖汉公主在满蒙联姻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敖汉公主下嫁班第后,班第对大清十分忠心,对太宗皇帝的号令无不听从,多次跟随清军一起出征,立下不少战功。只可惜顺治四年,因舟车劳顿而去世了。敖汉公主与夫君感情极好,二人婚后生下四子一女,这在所有满蒙联姻的公主中是独一份。都说恩爱的夫妻两人,一旦一方撒手人寰,另一方也会追随而去,果然不久敖汉公主也去世了。

虽然敖汉公主去世得早,但是她的子孙后代频繁同皇家联姻。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大多被指为额驸,世代承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位;到嘉庆年间的时候,敖汉公主的后代已达610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