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合作的风云变幻中,承诺本应是构建信任桥梁的坚固基石,引领各方驶向共赢的彼岸。然而,四川的张先生却经历了一场令人扼腕的变故,曾经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最终演变成了让他深陷其中的债务泥沼,难以挣脱。
投资入局:诱人蓝图下的冒险
2020年7月,张先生经表弟黄某某介绍,结识了中宏网四川分公司法人许某。许某所关联的中宏智慧城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其法人为金某某,注册资本6000万,宣称项目资源丰富,与国企、央企合作紧密,业务多元,理念出众。
彼时的许某,信誓旦旦地称能够从发改委获取一手工程项目,利润丰厚且工程款回收毫无后顾之忧,不过前提是需要前期投资。在这番说辞的诱惑下,张先生及其妻子等以房屋抵押的方式,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部支行贷款50万元。贷款相关的期限、还款方式以及利率等细则都明确在合同之中,张先生的妻子更是以自己的房屋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并完成了登记,银行也依约发放了贷款。
同年9月2日,张先生与中宏智慧城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笔投资款项共计80万元,由张先生与李某各出资40万元,张先生的通过黄某某转至许某提供的账户。张先生满心期待着工程能顺利推进,可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
承诺破碎:债务重压下的绝望
按照约定,工程最慢3个月便能进场施工,但转款之后,工程却毫无动静,许某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2023年11月,许某叫上黄某某等人前往山西晋源区城市公共服务管理中心更换战略合作协议书,这一举动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局面更加复杂。
直至2024年11月14日,由于张先生等人未能按时还款,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部支行向四川省南部县人民法院提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经过审理,法院于2024年12月24日作出(2024)川1321民初8970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张先生等人返还原告银行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357600.16元,并支付后续利息。
在此期间,张先生多次前往山西晋源区项目指挥部与许某沟通。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投资经过、资金组合以及资金来源,还告知了建行起诉及开庭时间。许某却表示,考虑到张先生多年的投资付出,若全额退款还清银行贷款,张先生仍会陷入资金困境,建议不要全额退款,还坚称项目马上就能开工,留下部分资金依旧能够盈利。张先生无奈之下提出先退还3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许某当场同意,并约定2024年12月5日退款,随后又改口称12月10日更为稳妥,让张先生安心回去等待。
2024年12月8日,许某主动联系张先生,让他等待通知,称款项一到账就立刻前往山西。然而,直到12月15日,张先生都未收到任何消息。距离开庭仅剩8天,张先生再次前往山西指挥部,许某却称自己在北京办事,承诺会尽快办理好并第一时间打款,保证会在开庭前解决,让张先生留下银行账号以便直接打款,还表示后续会补收款凭证。
维权困境:退款承诺成空后的无助
直到2025年1月27日,张先生电话询问,许某仍称年前退款没问题。但春节过后,从2月14日至2月18日,张先生多次拨打许某电话均无人接听,2月19日许某虽接听了电话,却依旧让张先生等待,此后便彻底失联。
张先生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经表弟黄某某介绍开启的这场投资,竟成了一场噩梦。黄某某作为表弟,却未能给予他应有的帮助与支持,让他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孤立无援。而许某,更是以各种谎言和承诺,骗取了他的信任,让他深陷债务的泥潭无法自拔。
深度剖析:承诺投资背后的社会现实
商业诚信缺失:在利益的诱惑下,部分人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做人底线和商业诚信,肆意践踏商业规则。许某以虚假的工程承诺骗取张先生的投资,严重破坏了商业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监管漏洞:在张先生的投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监管简直形同虚设,存在严重缺失。对于企业的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行为,竟然毫无察觉,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
亲情信任的脆弱:张先生是经表弟介绍参与投资的,本以为有亲情作为保障,投资会更可靠。然而,表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能,不仅未能给予有效的帮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导致了张先生的困境。
结语:
张先生如今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折磨,银行的催款、法院的判决,都让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只盼着许某能信守最后的承诺,尽快将那40万元退还给他,好让他能先偿还部分银行贷款,缓解燃眉之急。张先生的诉求十分简单,那就是拿回自己的血汗钱,让生活回归正轨。然而,许某的失联,却让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这一事件,不单单是张先生个人的悲剧,它折射出当下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最基本的诚信,肆意践踏商业规则,破坏了整个商业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今日是张先生深陷债务泥潭,明日又会是谁成为商业乱象的无辜受害者?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绝不应只是他个人的伤痛,更应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
金额大少不是事,关健有没有这个能力,骗人骗钱就不应该
笑死了,就50万做央企的生意,还叫战略投资
骗子钻法律空子,让老实人背债,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