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又有不少银行开始设置各种条件阻止客户提前还房贷了。
根据金融界等一些媒体报道,工行上海分行某支行个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已经对线上提前还贷业务设置明确限制:客户每年最多可申请两次线上提前还款,单笔金额上限20万元,审核周期约为两个月。

至于这个还款条件是针对上海个别支行,还是工商银行其他银行也实行类似的政策我们不太清楚。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最近两年在提前还款的热潮冲击之下,很多银行都明显提高了提前还款的门槛,通过设置各种条件阻止客户提前还房贷。
早在2023年市场就传出很多银行都提高了提前还房贷的条件,甚至关闭了提前还款的通道。有些银行直接把线上还款功能给关闭了,还有一些银行虽然没有关闭提前还款的功能,但想要提前还款得排队很长一段时间,有个别银行排队可能超过半年。
到了2024年,又有一些银行进一步提高了提前还贷的门槛,比如以前客户小金额也可以提前还款,你有多少钱就还多少钱,但是从去年开始,很多银行都明确要求提前还款的金额必须达到5万块钱以上。
但银行的各种限制仍然没有能够阻止客户抵提前款的热情,尤其是这两年在银行利息比较低的背景下,客户提前还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眼看无法阻止客户提前还房贷,银行进一步加码,之前需要满一定的额度才能提前还款,现在有些人开始规定每次还款不能超过一定的额度,而且一年之内提前还款次数不能超过两次或者三次。
银行这些举措就明确告诉客户,你不应该提前还房贷,应该继续每个月月供给银行,持续不断的给银行贡献利润。

当然除了房贷之外,现在开始有一些银行阻止车贷提前还款。
比如从4月15日开始,浙江多家国有大行集中上调车贷提前还款最低期限。具体包括,3年期满1年改成满1.5年,5年期满2年改为满3年,未达到最低期限提前还款将收取相应违约金。
看到银行这番操作,很多客户完全不理解,按理来说客户提前还款意味着银行提前收回资金,不用担心出现风险了,这应该是很高兴的一件事情,但为什么银行却要设置各种条件阻止客户提前还款呢?难道银行喜欢把战线拉长,希望客户出现逾期吗?
其实这里面根本的原因是银行的业绩面临很大的增长压力,如果房贷车贷提前还款,会给银行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房贷来说更是如此。
房贷一直以来都是银行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相比于其他资产而言,房贷的不良率偏低,大多数银行的房贷不良率都不超过0.7%,这要比整体不良率低一倍以上。
最关键的是房贷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每个月都是等额本息或者等额本金还款,资金的利用率比较高,对应的利润率比较可观,过去十几年房贷一直都是银行非常稳定的利润来源,很多银行房贷贡献的利润比重都达到20%以上。

但这两年在楼市表现不佳的背景之下,银行的房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是新增房贷表现不佳,因为市场成交量比较低迷,市场上对房贷的需求相对比较小,很多银行的新增房贷甚至可能是负增长的。
另一方面是最近两年整体信贷利率一直在不断下降,存款利率也在不断下降,然而与新增房贷利率持续下降不同的是,很多存量房贷客户的利率都偏高,尽管央行经过两次集中调整之后,大多数存量房贷利率都下降了很多,但整体仍然比新增房贷高一些。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房贷客户都选择了提前还款,这也导致很多银行的房贷规模持续收缩。
我们以国有六大行为例,从2022年到2024年,除了邮储银行房贷规模增长之外,剩余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房贷规模总体都是下降的,个别银行两年时间房贷缩水的规模甚至达到3,000亿以上。

房贷规模持续收缩,对银行的利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维持利润,为了维持净息差,各大银行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阻止客户还款。
在这我们只能说银行玩不起。
提前还款本身就是客户的一项权利,这项权利在银行跟客户签署合同的时候会写得清清楚楚。
综合各大银行房贷合同具体规定来看,大多数银行都规定还款满三年以上就可以提前还款,而且提前还款不收违约金。
而且很多银行都明确客户可以选择多次还款,还款的次数和金额并不受到限制。
然而现在面临房贷规模收缩,很多银行都违背合同设置提前还款的金额,还款次数以及还款频率,这明显是违背契约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