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说难听的话,因为人性不需要听真话,只需要听好听的话。
一定要有“万物不为我所有,万物皆为我所用”的气魄。
这句话乍听刺耳,细品却直击人性本质。
人性渴望被认同,而非被教育;
期待被温暖包裹,而非被真相刺痛。
那些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已学会用“好听的话”包裹智慧,以温和的姿态化解冲突。
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

立场不同,不必争执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
“争辩、抱怨和反驳或许会带来暂时的胜利,但你永远无法通过这表面上的胜利赢得对方的尊敬。”
确实,真正的说服力不在唇枪舌剑,而在以退为进的智慧。
小渔以前非常喜欢和人吵架,也是因为这样,转行当服装销售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
在顾客对服装质量产生质疑的时候,她就会与对方争论。
在争吵的过程中,她确实赢了很多次,但是卖出去的衣服却很少。
可是,这样喜欢与顾客争论的销售,后来却成为了公司的金牌销售人员。
原因是因为她克制了自己讲话的欲望。
她说,当顾客走进店里时,质疑衣服的牌子不好,即使白送,自己都不会要。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会与顾客大吵一架,争辩自己的牌子才是最好的。
但是现在,她不会。
不管顾客说哪个牌子的衣服好,她都会顺着顾客的话说那个牌子确实很棒,买他们的衣服绝对不会有错。
她说,这样顺着顾客说话,就不会给顾客反驳的机会。

那么自己就可以与顾客继续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推自己的衣服。
也是因为这样,她卖出去的衣服越来越多,也因此成为了金牌销售。
《人性的弱点》里有这样一句话:
也许你总是对的,也许你总能驳倒别人,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论输赢,你都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
有时候我们总是试图用声音去压倒对方,然而,真正的说服力不在于声量的高低,而在于对话语权的谦卑退让。
在适当的时候,让语言退居幕后,让存在本身开口说话。

无礼之言,不必动怒
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里,一位大叔正在情绪失控地骂服务员,而服务员全程低着头,没有说一句话。
原来大叔点完餐后,发现迟迟没有上菜,催了几次后依旧没有上菜。
他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直到爆发。
一开始,服务员还在耐心地解释说:
餐厅正值用餐高峰,厨房人手不足,出餐速度确实受到影响,希望能得到大叔的谅解。
可是,服务员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叔的怒火。
后来,服务员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安抚都无效,于是选择停止发声,任由大叔发火。
饭菜端上来后,服务员才默默离开。

视频下面,有很多网友说,如果有人这样骂我,我会直接骂回去,大不了就是被辞退。
服务员不想骂回去吗?
他想,但是他更知道,骂回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矛盾升级。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形,面对他人的误解、指责甚至辱骂,愤怒似乎成了本能的反应。
可是,别人的话就像一阵风,我们无法控制风的方向和大小,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要被这风吹动。
与其被无礼之言牵着鼻子走,不如将心轻轻放下,任其随风飘散,不为所动,不被所扰。

炫耀之语,不必计较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
网友说自己的同事小李特别喜欢炫耀。
每次闲聊的时候,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完成的项目有多难、业绩有多出色,如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一次聚餐上,他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说这个月自己签了一个大单,甚至暗示如果没有他,这个月团队的目标肯定是无法达标的。
当时网友实在听不下去,直接反驳了小李。
他说小李业务能力很差,怎么好意思这么夸自己。
小李见到有人反驳自己,瞬间涨红了脸,大声争辩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是我的努力才拿下了这个单子,凭什么你说我业务能力差?”
网友听完直接回怼:
“你业务能力差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你平时的工作失误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你这样自我吹嘘有意思吗?”

因为两个人的争论,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服务员开始上菜,争论才停止。
吃饭的时候,网友偷偷地问旁边的同事,为什么大家每次都不反驳小李。
同事说: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和他争论,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上。”
确实,小李的炫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他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争执,徒增烦恼。
后来,小李再炫耀,网友只是笑笑,不再反驳。
听过这样一句话:
“虚荣是人类最普遍的本能,它像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驱使着人们不断地追求外界的认可和赞美。”
当他人在炫耀时,与其计较,让场面尴尬,不如微笑,让场面更轻松。
人生这场演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表演,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姿态。
▼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有这样一句话:
“好听的话,人人爱听;
不好听的话,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学会说“好听的话”,不是让你虚伪地迎合,而是让你真诚地表达善意。
最高级的沟通,不在于你说了多少金玉良言,而在于你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了多少春风化雨。
当我们放下“必须说服”的执念,停止“必须回应”的冲动,舍弃“必须计较”的较劲。
语言便不再是伤人的利刃,而是照进人心的暖阳。
作者 | 幕卷·悦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