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吐不满的痰娱
从我们每天不离手的智能手机屏幕,到决定国家安全的导弹制导系统,从正在改变世界的电动汽车,到代表未来能源的风力发电机组,少了它,现代科技至少要倒退二十年。
可谁能料到,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科技巨头们还没怎么着,日本的汽车工厂倒先撑不住了。
更糟糕的是,日本本土几乎不产稀土,90%以上都要依赖中国供应,过去还能从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转手购买,可现在这些国家的加工厂也得看中国脸色。
举个具体的例子,制造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电机的钕铁硼磁铁,必须使用镝,钕这些稀土元素,中国一收紧出口,日本厂商的库存就像漏气的轮胎一样迅速见底。
结果被中美欧联手掀起的电动车浪潮直接拍在了沙滩上,等丰田,本田这些巨头回过神来想要追赶时,锂电池市场早就被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瓜分殆尽。
产业链过度依赖中国,日本汽车零件商为了节省成本,把稀土加工厂几乎都建在了中国,现在想搬都搬不走。
住友商事曾经豪掷重金投资越南稀土厂,结果发现提纯技术不过关,成品率连50%都不到,成本反而比从中国进口还高。
技术锁死,全球稀土提纯的相关专利,80%都攥在中国手里,日本东芝曾经不信邪,非要绕开中国专利另起炉灶,结果研发投入翻了好几倍,产品纯度还是差一大截。
加工垄断,中国把稀土矿石加工成磁铁,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后再出口,利润直接翻十倍,日本企业买回去只能做做组装,在价格谈判桌上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眼下日本车企的出路基本上就两条,要么低头找中国谈合作,要么硬扛等死,但无论选哪条,都注定不好走。
在这场稀土之争中,中国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战略定力,多年来,通过精心布局与不懈的技术积累,中国已构建起从矿山开采到磁材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提纯技术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这一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国家超越。
这场稀土危机不仅令日本陷入困境,也为全球产业链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逐渐退潮的当下,过度依赖单一供应链的风险日益显现。
数据显示,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95%的永磁材料生产依赖于中国,这种高度集中的供应链布局,让各国都深切感受到其中的隐患。
日本经济产业省报告显示,202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足5%,被中美车企远远甩开,更具危机性的是,日本在关键材料选择上接连失误。
当中韩企业主攻高镍电池和硅基负极时,日本却孤注一掷研发氢燃料电池,尽管本田声称2026年将推出量产氢能车,但行业专家指出其基础设施配套远未完善。
这场稀土大战,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高端制造业的竞技场上,掌握核心技术者方能掌握话语权。
日本汽车产业的困境,表面看似供应链危机,实则源于战略误判,既未能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又低估了中国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3-12-18 14:24 日媒:中国追加稀土开采配额“不寻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