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廉价感”女孩,就是自我评价感很低的女孩,这样的女孩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小文是一个5岁的女孩,性格温和,乖巧,但就是有些胆小,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一天,妈妈去幼儿园接她的时候,发现小文的脸上一道很明显的划伤。
老师解释说,老师当时太忙了,没注意到是谁不小心弄伤的。问了小文,小文也说自己不知道是谁?
小文的妈妈想,幼儿园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老师一时没注意到很正常,孩子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呢?
小文的妈妈又问小文是怎么受伤的,小文只是说,她自己也不知道。
回到家小文怯生生的对妈妈说:“妈妈,其实我的脸是我们班小婉小朋友不小心划伤的。”
妈妈说:“那你刚才在幼儿园门口怎么不说呢?老师问你,你也不说。”
小文说:“因为小婉跟我说,不让我告诉老师和家长,我在幼儿园说了会被小婉听到。”
妈妈突然想起来,上周小文把自己最喜欢的草莓小发卡送给了小婉。说是“只有送给她,她才愿意当我的好朋友。”原来从那时起,女儿已经在用讨好交换友谊了。
妈妈温柔地告诉小文:“宝贝,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你说出实话就离开你,更不会用抢走你最心爱的东西来威胁你。”
在这个强调“好女孩”教育的社会,我们总是教导女儿要乖巧,要懂事,要听话,要懂得分享。
但很少有人告诉孩子,善良若无锋芒,将成为消耗的利刃;付出若无底线,将成为一场自我贬低的苦役。
如果你有女儿,请别让她活成“廉价感”女孩。
5个方法摆脱“廉价感”(其实男孩也一样)
一、学会拒绝
不会拒绝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害怕冲突,担心失去。
但真正的尊重,从来都不是靠讨好换来的,真正的朋友也会尊重你的选择。
如果孩子有些胆怯,不会说不。
我们可以和孩子亲子阅读学会拒绝别人的相关绘本。
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找到说“不”的勇气,学会如何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请求。
二、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世界浩浩荡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就像房琪说的: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这个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
三、比起分享,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家里的亲戚或者朋友带着小孩来你家里玩。
看见你家孩子的玩具就直接拿走自顾自的玩了起来,孩子不愿意,你还要训斥自家的孩子几句:
小弟弟是客人,你要让着小弟弟。
你那么多玩具,让别人玩玩怎么了?
但是,这里犯错的好像是“客人”的孩子吧,玩别人的玩具难道不应该经过别人的同意吗?
我们或许可以试试在别的小朋友要玩自己孩子玩具的时候先问问自己的孩子:“小弟弟想玩你的玩具小汽车,你愿意给小弟弟玩一会吗?”
我们也可以明确告诉“客人”的孩子:“这个是姐姐的洋娃娃,你想玩要经过姐姐的同意哦。”
四、给孩子满满的爱和尊重
一个妈妈给女儿过生日,她精心的为女儿挑选了生日蛋糕,礼物和花束,还为孩子做了一桌子的好吃的。
这位妈妈说,我并不觉得孩子的生日是母难日,她不欠我什么,也无需报答我,是我自己要生下她的。
我准备这么多,也是为了弥补以前的自己,我只希望女儿能好好长大。
这个小女孩小时候收到了这么精心的礼物,也被父母满满的爱和尊重包围。
长大了她就不会缺爱,更不会被别人的小恩小惠骗走。她对自己的评价就不会低,也不会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愿每个女孩都能先听见内心的声音,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从容选择给予的温度。毕竟,懂得珍视自己的人,才能真正传递出不被消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