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R·斯特兰,在Project-Syndicate的文章指出,尽管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把“数百万美国人拧小螺丝生产iPhone”描绘得充满希望,但特朗普的进口关税并不会恢复美国制造业就业。恰恰相反,这些关税将推高消费价格,放缓经济增长,并增加失业。
在“解放日”,特朗普宣布,超高关税将使就业“如风暴般回流到我们国家”。不久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进一步表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组成的大军正在拧小螺丝做iPhone——这种事情将来到美国。”
但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推动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即使认同特朗普政府的目标,也会对这场贸易战感到极度担忧,因为这些关税不会让制造业工作岗位复苏。
原因至少有五个。
首先,特朗普的关税将削弱美国生产商的竞争力。关税常被当作一种消费税来讨论,当然的确是消费税。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关税同样也是一种企业投资税。
美国进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工业原料、资本货物和汽车零部件。这些关键投入品成本上升,将使美国制造商更难保持低价、扩大产量和增加雇佣。
这不仅是理论推测。因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打过一场(相对规模较小的)贸易战,我们已经拥有充分证据来评估这场当前的冲突。
美国联邦储备经济学家亚伦·弗拉恩和贾斯廷·皮尔斯估计,2018-2019年贸易战期间,由于投入品变贵,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损失是因进口保护带来就业增长的五倍。
第二,其他国家会进行报复,伤害美国出口商,这又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阻碍。
同样可以参考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弗拉恩和皮尔斯发现,由于他国报复导致的美国制造业就业损失,是进口保护带来就业增长的近三倍。
特朗普显然也担心报复。就在几天前,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第一任期内,“中国对我们的农民非常残酷”,之后他“补偿”了他们280亿美元的救助。
特朗普的这则帖子暗示他将在当前贸易战中再次提供类似支持。但这次,受到报复打击的并不只是农业。从谷物、服装到金属和威士忌,已经有大量商品被锁定。
第三个原因是时间问题。总统可以一纸命令就颁布关税,但无论是建汽车、药品、清洁能源还是半导体工厂,都需要好几年。
这就引出了第四点: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哪个企业会承诺进行一项昂贵、耗时数年的制造业投资?
美国生产商高度依赖进口中间产品,而关税的剧烈波动极具破坏性。当企业无法预估成本时,也就无法判断哪项投资能带来利润。
不出所料,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企业一直在缩减招聘计划。
最后一点,谁来从事这些工作?
美国的失业率短期内不太可能进一步下降——过去几年里,几乎所有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确实,还有很多人完全不在劳动力市场中。但要吸引这些人进入劳动市场,工资水平必须更高才行。
增加制造业就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本就低于服务业工人。如果特朗普真的打算把工厂工作从海外带回国内,那么美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还会进一步下降。
卢特尼克可能希望美国人去“拧小螺丝”,但企业不会为这种工作支付高薪。有很多理由不该让美国人去工厂缝鞋,最重要的理由是,那是低薪工作。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会复兴制造业就业,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还会推高物价、拖慢经济增长并加剧失业。特朗普的进口关税会破坏法治,因为撕毁了贸易协议。
这还会削弱美国宪法制度。特朗普的关税是现代史上最大的和平时期加税,但宪法赋予国会,而非总统,加税的权力。美国的同盟关系会因此受损,美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领导信誉也将严重削弱。
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为这场贸易战辩护时表示,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益集中、成本分散”:制造业工人将受益,其余人只会小幅受损。
这种说法在两方面都错了。特朗普的贸易战是一场双输的游戏。而“输家”——包括制造业工人在内——所损失的,将远远超出特朗普的支持者所愿意承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