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复无常是关税战扛不住了,却死要面子等中国“赏台阶”?

书香盈袖 2025-04-21 11:15:54

特朗普团队的反复吼叫已经让世界看呆了,这不,特朗普团队又开始对中国进行强硬。就在4月15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宣称:“中国需要与我们(美国)达成协议,我们不必与他们达成协议。” 然而,就在24小时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强调“中美需要达成一项全新的贸易协议”。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早已成为特朗普团队的“外交特色”。

其实特朗普团队一边疯狂加税,一边又暗示“愿意谈判”,试图用极限施压逼中国妥协。但现实是,中国不仅没被吓住,反而以更强硬的反制措施回击。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未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让美国企业、消费者和股市率先扛不住压力。如今,美国内部矛盾激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特朗普急需中国“给个台阶”,但中国早已看穿其套路,根本不吃这一套。

特朗普无非展现的就是他所谓的“谈判艺术”:先威胁,后求饶,但中国不接招。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向来是“先极限施压,再假装让步”。例如:4月9日,美国宣布对华加征104%关税,威胁中国若不撤销反制措施,就实施更高惩罚。次日,白宫又放风称“特朗普愿做让步”,只要中国“愿意谈”,美国可以“非常慷慨”。然而到了4月15日,莱维特再次改口,声称“美国不必与中国达成协议”,试图塑造“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假象。

然而,中国早已识破这套把戏。中方明确回应:“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显然中国的强硬表态是特朗普团队始料未及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制定相关的战略和忍耐底线,自然在这场对抗当中没有做好真正的准备。也导致他们面临各种压力,在面对中国强硬态度的同时,不得不反复无常。而中国这种强硬态度让特朗普的“心理战”彻底失效——美国既无法靠加税逼中国屈服,又无法靠“假让步”诱中国上谈判桌。

那么美国为何扛不住了?其实关税战反噬效应已显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未让美国“赚翻”,反而导致美国企业成本飙升:半导体、电子产品等关键行业因加税导致生产成本暴涨,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通胀压力加剧:中国商品是美国抑制通胀的关键,加税直接推高物价,美国民众怨声载道。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前财长萨默斯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超50%,并造成200万人失业。而且美国多地爆发反特朗普政策游行,超市抢购潮频现,社会动荡加剧。

显然,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已变成“回旋镖”,狠狠砸回美国自己头上。可特朗普为何死要面子?其实说白了就是特朗普的算计远大于经济理性,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背后是三重算计:首先,国内需要:特朗普要争取202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要对外展现强硬,获得选民支持,维护住自己的固定基本盘。

其次,谈判心理战:试图通过“忽软忽硬”的言论扰乱中方节奏,诱使中国主动让步。

最后,掩盖战略失败:美国对华“脱钩”计划破产,关税战未能削弱中国经济,只能靠嘴硬维持“胜利者”人设。

但问题在于中国早已不吃这套。中方不仅未妥协,反而加速推进“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并联合欧亚非国家构建“非美贸易体系”。特朗普的“变脸戏码”越演越烈,恰恰暴露了美国的焦虑——既想占中国便宜,又拉不下脸求和解。中国不接招,美国只能自己吞苦果。特朗普的“反复横跳”本质是一场“心理战”,特朗普的这点把戏早已被彻底看穿。

中国以不变应万变:首先,中国不惧威胁,加税就反制,绝不以核心利益换短暂缓和。其次不接虚招:美国“假让步”时,中方冷处理,避免被带节奏。最后不陪演戏:特朗普的“变脸大戏”越演越尴尬,最终只会让国际社会看清美国的不可靠。

如今,美国正陷入“加税—通胀—衰退—加税”的恶性循环,而中国则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和本币结算,逐步削弱美元霸权。特朗普若真想谈,就该拿出诚意,而非继续玩“变脸游戏”。否则,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经济霸权进一步崩塌,而中国,早已做好“奉陪到底”的准备。

0 阅读:2

书香盈袖

简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