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为什么被称作“五德之禽”?是哪五德?

飘零半生 2025-02-27 10:07:23

鸡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六畜之一,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鸡”字,至少到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了成熟的圈养鸡技术。

今天,鸡以其美味和经济的食料比,成为世界上最被推崇的肉用动物之一,全球的鸡保有量高达300亿只,仅我国每年就吃掉大几十亿只。

在古代的时候,鸡也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西汉初期,著名文学家韩婴在《韩诗外传》中称“鸡有五德”,分别为文、武、勇、仁、信。

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翻译过来这五德的解释是:

鸡头上的冠,如同文官头顶的官帽,是文德的象征;

鸡的爪子用来搏斗,可以造成严重的伤害,是武德的象征;

鸡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无论对方有多强大也会勇敢搏斗,是勇德的象征;

鸡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动物,找到吃的不是自己独享,会招呼同伴一起过来吃,是仁德的象征;

鸡每天早上都会打鸣,多少年如一日的守时,这是信德的象征;

古人非常推崇这些品质,认为这些德行就连人都很难全部具备!

古人不知道的是,鸡做到这些也不容易。

1,鸡冠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内部丰富的血管可以帮助调节体温。

同时,由于鸡也可以通过鸡冠来判断其他鸡的健康状态,从而在繁殖季节吸引母鸡,类似于孔雀的尾巴。

这导致公鸡的鸡冠显著大于母鸡,但与此同时由于鸡冠非常显眼,很容易被捕食者注意。

2,鸡爪子没有多少肉,主要由趾骨、趾甲、皮肤和筋腱组成。

鸡的皮肤呈鳞状极其坚硬,可以保护爪子不受伤害。

趾甲锋利,在搏斗中具有非常强的杀伤力。

筋腱赋予了鸡优秀的跳跃能力,这让鸡在面对小型动物的时候,可以做到居高临下。

除了爪子之外,鸡通常用嘴作为武器,通过脖子不断伸缩,找机会啄对方,这一招叫做金鸡乱点头。

3,大公鸡的斗志很强,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在山上养鸡,有老鹰抓鸡,大公鸡发现之后迅速扑上去与之搏斗,抓的老鹰遍体鳞伤落荒而逃。

但鸡的战斗力在同体型中并不是很强,和这些猛禽猛兽搏斗也经常有吃亏的时候,所以勇虽然勇却非常危险。

4,鸡是一种比较有情义的动物,但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又有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

一群鸡在一起的时候,会通过互相之间的打斗来决定在群体中的地位,这个打斗不只是争老大,也包括争老二老三一直到老嘎达。

所以,鸡的智商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记住100多只鸡的长相和等级,以免搞错。

当每只鸡都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吃食时就会按地位确定啄食顺序。

同时,当某只鸡发现食物的时候,会用非常具体的叫声,来告诉其他鸡可用食物的性质,好吃还是不好吃等等。

研究发现,鸡的社会复杂程度和记忆力,几乎可以和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相当。

5,公鸡在打鸣的时候,会发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大约相当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音。

当公鸡发出这么大声音的时候,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一旦内耳毛细胞受损,就不能把声波转化为大脑可以处理的信号,导致听力减弱。

为了保护耳朵,公鸡在打鸣的时候会把头向后仰,将1/4的耳道关闭,可以保护至少50%的鼓膜。

而与此同时,即使内耳毛细胞受损,也会在几天之内长出来,这是所有鸟类都具备的功能。

可以说,古人称赞鸡的这个“五德”,是鸡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逐渐发展出来的特点,让鸡具备了非常强的生存能力。

1 阅读:16

飘零半生

简介:另类视角,全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