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程志强:每年只休息两天,结婚不能出席婚礼,让妹妹代娶

时生的手记 2021-12-27 19:29:43

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无论装配多么先进的武器,都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而以人为主体的军人,就成为一个国家国防的真正底气,他们在刨除武器装备以外,就是一个国家能够抵御外敌的第一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在很多国家进行阅兵时,除开各类先进武器的亮相,就是不同兵种的军容军貌列队出现,今天要说到的就是,我国的“中国第一兵”程志强。

程志强是我军中的传奇人物,因为是他是我国“仪仗兵第一人”,曾经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35周年阅兵都是他作为擎旗手出镜,这深刻说明了他在仪仗兵中的重要性。

程志强出生于1955年,刚满18岁就选择了参军,立志成为一名能够代表我国军人精神面貌的仪仗兵,要让全世界见到我国军人的真正风采。

只可惜他虽饱含梦想,并且做好了艰苦训练的准备,先天条件不足这一道门槛,就直接把他拒之门外,他甚至连参与训练的资格都没有。

原来对于身型要求极为严格的仪仗兵中,程志强因身体驼背加上腿型走步是罗圈形态,不太符合仪仗兵的应该有的笔直身型,因此被直接刷掉入选名单。

但一个人的毅力和梦想,自然不会被身体的“问题”而掣肘,发狠的他选择每天睡觉用背包绳捆住自己的双腿,纠正自己的罗圈腿型。

为了改变驼背问题,他选择抛弃枕头,每天只睡床板,更加残酷的是,他甚至还在自己的腰后别了一块小木板,让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笔直姿态,即便是睡觉,都要抬头挺胸以此来应对驼背。

在经过堪称“自虐”的调整以后,程志强总算是达到了一个仪仗兵最基本的要求,但接下来的训练和各类动作,才是需要真正面对的难题。

早已对自己身体发狠的他,对于训练自然也是高要求,为了最完美的训练各类姿态,他自己通过钻研针对每一个动作针对性的拆分,最终创出了“十子训练法”,对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严苛要求,只为达到最完美的仪态。

最终程志强凭借对每一个动作苛刻的要求,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仪仗兵,在他30年的军旅生涯中,基本上在这期间的大部分国家重大事件,都有他的身影。

曾经一直在军队和网络上流传的升旗仪式“标准”,就是当年35周年建国阅兵,身为擎旗手的陈志强做出的表率,在8分33秒的时间里,从出发到最终立定一气呵成一步不停走完的壮举,这也奠基了他“中国第一兵”的称号。但是在这背后,却是他长达9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这才完成了这一个比机器人要求还要严苛的任务。

而程志强成功的背后,除开他自己的努力以外,家庭的精神支持也是他能够一直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曾经在采访程志强时,有记者就做个一个调查,在程志强从军的27年中,他仅休了59天假,每年仅休息两天,其中很多都是因为必要事情而休假,其他时间他都在不停地磨炼着自己,力求无时无刻保持着一个仪仗兵最完美的身体状态。

他也直言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如果没有家人和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可能也就没有他一次次展现我国军人风貌的机会了,他更是严肃表示,自己的军功章里,有自己妻子的一部分。

而当年他和妻子魏茜芳的婚礼,程志强因公需求无法出席,最终是他妹妹代替他出席迎娶了魏茜芳。

两人结婚以后也恩爱有加,魏茜芳也打理着丈夫在家庭和父母之间的日常,在程志强父亲病逝时,陈志强恰逢肩负重大任务无法请假,也是妻子当晚赶回家操办后事,给了亲朋好友以及陈志强一个安心的处理结果,代替陈志强尽职尽孝。

正是程志强多年以来的坚持和刻苦,让外国媒体以及军人见识到了我国部队所代表的“国家门面”。他也从一个农民出生怀揣梦想的“驼背”男孩,蜕变我国各大仪式的三军总指挥。

可能他的故事,触动过无数中国人民,因为正是这么一个军人,完美的代表着我国千千万万个军人中的每一个军人,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国家情怀,每一个人都在小我中奉献着自己,用严苛的要求、不屈的意志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来确保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全。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