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这场战争虽然持续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结束后,两国关系却进一步恶化,并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对峙。
其中在著名的收复老山战役中,有一名战士硬生生以血肉之躯第一个将红旗插在了老山主峰,以迎风飘扬的旗帜来宣告老山的主权。然而这位舍生忘死的战场英雄,却行事极为低调,在退伍之后更是隐姓埋名,不为常人所知。
那么,这位英雄到底是谁?他在退伍后又为何寂寂无闻?
在老山主峰竖起红旗
这位在收复老山战役中立下卓越功勋的英雄名为罗仕忠,他自19岁便积极参军,并凭借着少年的一腔报国热血,立誓要保家卫国。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此时越南却正与美国打仗,中美建交让越南心生不安,开始渐渐向着苏联靠拢。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越南也暴露出狼子野心,开始频繁骚扰我国边境,屡次公然挑战我国底线,这一举动显然严重威胁到我国边境安全,引起我国的强烈抗议。
1979年2月17日,轰轰烈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并于3月16日在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后撤军回国。然而中越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束而有所缓和,反而降至冰点,进入了漫长的军事对峙阶段。
1984年4月,我军对老山地区发起了进攻,誓要收复老山。而罗仕忠所在的部队恰好就是此次攻占老山的主力。
4月28日清晨,年仅19岁的罗仕忠就随部队发起了对老山主峰的进攻。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与配合下,主攻部队虽然数次冲上了主峰,但因为越军的负隅顽抗,又一次次被迫退了下来。
而罗仕忠被炮弹碎片划伤了他的大腿,强忍伤痛继续投身于战斗,并英勇的为战友打开了一条侧面进攻路线。
而此时罗仕忠所在的分队,存活战士已经所剩无几,他含泪接过战友手中的旗帜,拿着那面红色信号旗一鼓作气冲上了老山主峰,无视敌人的炮火压制,以血肉之躯第一个将旗帜竖立在主峰顶端,宣告中国主权。而大部队看到这面旗帜后,也是军心大振,最终顺利收复老山。
退伍后隐姓埋名
在收复老山战役结束后,罗仕忠也因为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而被送去治疗。即使在治疗期间,他依旧心系前线战况,并在出院当日就立即返回部队,继续奋战在战斗第一线。
由于在战场上所立下的卓越功勋,罗仕忠被授予了二等功。他始终坚持着不给组织添麻烦的理念,并没有申请军委帮助,而是在退伍后便带着一身病痛去往工厂工作,就此低调行事,隐姓埋名。
然而不久后,罗仕忠家中的田地就被收回,雪上加霜的是工作的工厂也要进行改制。在这接连袭来的噩耗下,他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
即使如此,他依旧坚持不依靠自己曾经立下的功勋去寻求政府帮助,可是命运似乎并不想就此放过他。他的妻子患上重病,罗仕忠虽然散尽家财,甚至借下许多外债,但依旧没有救回妻子。
祸不单行的是他的养猪场也因为猪瘟而倒闭,让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再次蒙上一阴影。好在罗仕忠的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帮助他扛起了家中的重担,这也使得他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政府在了解到罗仕忠的近况后,其实是想要为他提供帮助的,但是罗仕忠却坚定的回绝,一直坚信相比当初牺牲的战友,如今幸存的自己已经很知足了。
永不磨灭的军人品性
1991年,罗仕忠乘坐的大巴车不慎滚落悬崖,他凭借当初当兵的机警顺利在这场车祸中存活下来,只有腿部受到重伤,然而车中其他人的伤势却更为严重。
罗仕忠的军人本质不允许他对受伤之人视而不见,他顾不上处理自己的伤势,在救援力量到来之前,凭借一己之力,拖着伤腿,将车中伤员一个个小心搬出,并顺利转移至安全地带。
而也是因为此次事故,罗仕忠未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自己的伤腿,延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又因为转移伤员加重了伤势,从此落下了跛脚的病根。再加上之前战场上留下的病痛,正当壮年的罗仕忠看起来却宛如一位垂暮老人。
当地政府在之后大肆嘉奖了罗仕忠的行为,但他面对所给予的奖励,却依旧秉持着军人的品性,分毫不收。在他看来,保卫祖国人民早已经融入血液,如今救治伤员只不过是军人的天性使然。
罗仕忠虽然在战场上立下了卓著功勋,但他从未将这段经历作为自己的炫耀以及谋求帮助的资本,而是始终低调行事,即使远离战场依旧坚守军人品性,即使历经苦难也依然保持初心。军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还有千千万万个如罗仕忠一样舍生忘死、淡泊名利的英雄,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却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与学习。
英雄就是英雄,其做人做事本质与普通人就有区别,其大公无私,舍己成仁的本质早己存在于本身
英雄,政府应该给他应有的荣誉、待遇
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血又流泪。
向老兵致敬!老兵不死!军魂永存!
他们已经过许多流泪了。
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现在每月都有一定的国家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