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病重时候,选择写信给贾母,接林黛玉回去。没有派人到处寻找族人,给自己过继一个儿子,就已经说明了林如海的态度。
林家这一切,都是要留给林黛玉的。
到了林黛玉十五岁了,和王家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远方亲戚都来贾家打秋风打过两回了。
黛玉的族人也好,远亲也好,不但没有来过贾家一次,甚至都没有在苏州老宅居住的。
林家的族人也好,远亲也好,贾家知道他们在哪,就是不来往。
林家人似乎从来不来,贾家也不去找。
这也说明了贾家的态度。
贾家没有打算也不允许林家里再冒出个什么亲戚来。
林如海和贾母的态度是一致的,什么族人远亲都靠边站。
林家产业就是林黛玉的。
别扯什么同根同宗同源,林家五代单传,就没有五服以内正经亲族。
也别扯什么同姓就会用心照顾,更别扯什么拿人钱财忠人之事。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不相信人性。一种是医生一种是官员。前者看惯生死,后者看惯官司。
别说是半路亲人了,就是亲兄弟就是父母儿女间,为了钱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把年幼的林黛玉放给那些不知底细的人,谁放心谁是傻子。
林如海就相信两个人会对林黛玉好,一个贾母一个贾政。
贾母看贾敏犹胜两个儿子,看黛玉也更胜自己的孙子孙女。
贾政为人厚道端正,对如海又推崇之至。
把女儿交给这俩人,林如海放心!
所以你说贾母为什么要让贾琏陪林黛玉去扬州?
所以你说贾琏陪林黛玉回扬州干什么去的?
他就是去帮林黛玉处理林如海的后事接收林家遗产的。
这事还就真得贾琏做。别说贾宝玉尚且年幼,才十二三岁。
就是贾宝玉已经成年,这事也是贾琏更合适。
贾琏是谁啊?荣国府长房长子,未来的三等将军。
他在外面,就代表荣府。荣府在外面的权力就是他的权力,他的态度就是荣府的态度。
很多人可能小瞧了贾琏。觉得他,纨绔子弟,国孝家孝停妻再娶,是吧!
但要论官场行走,论如何处理官司诉讼。还真就得他出马!
鲍二媳妇死后,她的家人想要打官司。
你看他怎么处理?
从头到尾,亲自处理,不假手旁人。该出钱的时候出钱,该用权的时候用权,该恐吓的时候恐吓。
回京路上遇到贾雨村,这是叔叔贾政的人脉,他毫不客气收为己用。
平安州来来往往的事务,都是他一手处理。
冷子兴直接说他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
所以我一听到有人说什么根据明清时代法律,女性只能在无兄弟无同宗应立之时才能继承财产,所以林黛玉不能继承财产就觉得好笑。
这把贾琏看成什么人了?
这把林如海看成什么人了?
他俩一联手,别说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林家远亲了。就算嫡亲族人又怎么样?
打官司?你们和谁打官司?
金陵就是贾家大本营,扬州就是林如海大本营。
甚至人家都不用给你打官司。
林如海两手一摊,我们林家没啥钱了,这都是我妻子的嫁妆,现在还给贾家,有问题吗?
贾琏对你一笑,他荣府代表荣府来处理姑姑贾敏的财产,有问题吗?
最大的损失,无非也就是林家大宅子不能搬走,那就留着呗。
反正贾家人在这看着,你能住不能卖。等林黛玉长大了,成了亲生了子。她的儿子回来继承祖宅,有问题吗?
转移财产这事,贾家早就驾轻就熟了。
别听林黛玉说,我是无依无靠投奔来了,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
谁家家长转移财产,告诉自家十岁孩子的。我请问。
林黛玉她再聪明再早慧再伶俐,在林如海眼中不还是个孩子吗?
开篇林如海一封书信,贾政立刻照办。这关系这双向奔赴的信任感。
林如海对贾母贾政有多放心这还用说吗?
林家一屋子书能带回贾家,林家财产带不回,你信吗?
贾琏好色是纨绔子弟不假,但他对官场这些道道门儿清也是事实。
所以陪林黛玉回扬州这事非贾琏不可。
谁来都没他来这么名正言顺,谁来都没他来这么让贾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