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之际,美国制裁6名中国官员,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何特朗普反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朗普对中国的打压力度不断加大,这一轮打得异常激烈的中美关税战仅仅只是其中一环,双方围绕香港问题的博弈也在不断出招。21号,中国外交部就“掀桌子”,对3类美国人发出了通牒,表示强烈谴责美国卑劣行为,中国依法决定对大打“香港牌”的美国国会议员、官员和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实施制裁。并明确表态,在香港问题上,中国会坚决回击和对等反制美国的任何错误行为。

在20天前,也就是本月1号的时候,美国悍然出手对6名中国官员,其中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施以了非法单边制裁,给出的理由非常荒谬,当时,我外交部发言人就回应,说美国这个行为已经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就是想要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现在中国开打反击战,对美国官员进行对等反制,意味的是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更加鲜明,决不允许美国胡来。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又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对香港出手呢?中国香港是全球著名的自由港,对中国有着极强的战略意义。依托香港,中国就可以形成“前店后厂”的形式,为中国制造的出海创造便利。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香港货物进出口总额约2.2万亿港元。现在特朗普掀起对华关税战,几乎断掉了中美经贸联系,香港的码头生意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美国又制裁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很明显特朗普如此针对香港,就是想要实现他的政治与经济目标。

但特朗普的算盘能得逞吗?注定不行。为什么?一来,因为美国对香港制裁,在经济上对美国的影响更大。特朗普一直都看重贸易差,想要让美国在与各国的贸易中实现顺差,所以他才会发动这一轮全球性质的关税战。但香港恰恰是美国最大顺差的来源地区。在2018年之前的十年,美国依靠着对香港的顺差,一共赚取了2970亿美元。在产品没有明显竞争力的情况下,得罪自己的“甲方”,从来都不明智。
二来,美国在香港是有很多投资的。有数据就显示,美国在香港超1300家企业,几乎所有美国主要金融巨头都在香港营运。所以中国制裁一旦实行,美国本就受挫的金融业状态就将雪上加霜。并且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政府官员和金融巨头之间往往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现在中国对美国官员进行对等反制,冻结他们的在华资产,并且不许他们和中国展开合作,这对他们的打击同样也不小,至少下台后无法通过“旋转门”,去为那些金融巨头工作拿高薪。

以特朗普的性格来看,可以预见的是,这轮中美博弈绝对不是美国最后一次对香港发难,但美国越是这样,反而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添堵,甚至是对中国整体有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香港曾经发挥出的特殊作用是一定会被逐渐削弱的。这时候美国针对香港发难,反而会促进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最终让香港从政治到民意、从经济到资源全方位的彻底融入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中去。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特朗普曾要求香港制造的输美产品上面不能出现“香港制造”,而是要标注“中国制造”,特朗普的本意就是想表明一个政治态度,即香港特区在他这里不可能得到任何豁免,但特朗普算漏了一件事,这反倒会加强香港人心中对中国的整体认同感。
不要一碰到所有大事就说对中国反而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