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纸糊的窗户,真的用手一戳就破吗?遇上刮风下雨怎么办?都怪武侠剧看多了!

筱筱雨菲 2025-04-22 15:11:43

漆黑的夜晚,黑衣人用手指沾一下口水,然后在窗户上一戳,窗户就破了一个洞。这是武侠剧经常看到的画面!

有人感到好奇,古人家里真的用纸糊窗户吗?安全性低,万一遇上雨雪天气,纸不会破吗?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得先了解纸是何时出现的。很多人肯定都听过东汉蔡伦造纸,误以为纸是东汉时才出现。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下,蔡伦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也就是说,在东汉之前就已经有了纸。

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纸。据记载,西汉时纸也有很多种:灞桥纸、悬泉纸、放马滩纸等等。

到了东汉,蔡伦在原有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破布、树皮、废渔网等原料,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加工,才生产出现代纸的雏形。

但这时的纸很容易烂,而且数量稀少,并未得到大范围普及,自然也无法用来糊窗户。

接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造纸术已经很发达,纸的生产数量得以提升,纸开始普及。

据《晋书》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洛阳纸贵”。

不过这时期,纸依旧只是用来书写,因为容易破的难题还未被攻克。

再到后来进入唐宋时期,这时,民间开始出现有纸。

在《唐宋白孔六帖》中记载:糊窗户用桃花纸涂以油水,取其甚明。

从该段描述中可以猜想,这种涂了油水的桃花纸,跟油纸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它不光结实,可以抗雨雪,还具有很好的透光性,糊在窗户上不影响采光。

这时的造纸技术已经先进许多,就连写过字的废纸也被用来糊窗户。

唐代大诗人王安石,在《纸暖阁》中有句诗这样写到: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说的就是他用写过字的废纸来糊窗户的事。

从以上叙述中不难得知,古人真正用纸糊窗户,起码也是唐宋年间的事了。

捋清了用纸糊窗户的时间线,又要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用纸糊窗户不容易破吗?我们能想到的问题,古人早就想到了。

先说糊窗户纸的韧性,纸上涂油,可以增加纸的韧性。油纸伞的原理就是这个,所以,只要不是人为刻意破坏,纸不会轻易破掉。

而且古代的窗户都有很漂亮的窗棂,除了起到装饰作用,它也是古人智慧的见证。

若干的窗棂,可以在大风雨雪到来之际分散风雨的威力,减少雨雪对纸的破坏。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真的令人惊叹。

当然,除了用纸糊窗户,在古代也有其他方式来封闭窗户,既能保证居住的安全性,又能让屋内有不错的采光。

据史书记载,在宋代时出现了一种叫明瓦的材料,是用牡蠡壳加工而成,所以又称作蠡壳窗。

在清末出版的《图画日报》中就有钉蠡窗的图画,而且下面还有文字描述:蠡壳窗,亮汪汪,遮风遮雨又遮阳。昔年窗户多用此,一窗需壳几十张。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蠡壳窗也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而且防风防雨的效果也更好。

结语

用纸糊窗户,再用窗棂分散雨雪对纸的破坏,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真实写照。

其实,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些偏远的农村仍然能看到这种纸糊的窗户,它用沉默又静谧的眼神向现代人诉说着古人的智慧。

0 阅读:0

筱筱雨菲

简介:85后宝妈,因为文案而走进新媒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