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是适制乌龙茶茶树品种之一,用水仙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的乌龙茶称为水仙茶。水仙茶树品种属半乔木型,叶片比普遍小叶种大1倍以上,叶质肥厚,是制乌龙茶的优良茶树品种。同一茶树品种,因产地不同,品质差异甚大。因此,不同产地的品种,就冠上某地名进行称呼,如产于武夷山区的水仙茶称为武夷水仙,类似的有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在诸多水仙茶中,品质以武夷水仙最佳,历史上的武夷水仙又有岩水仙、洲水仙、外山水仙之分,其中以岩水仙品质最佳。
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的主产品,鲜叶采摘要等到谷雨后入夏前嫩梢形成“开面”(对夹)时才开始。鲜叶采回之后经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毛火、摊放、足火等工序精心加工而成。其品质特征为:条索肥壮、紧结,叶端折皱扭曲如蜻蜓头,色泽油润,并具“三节色”(头部呈浅黄色,中部呈乌色,尾部呈浅红色)、“蛤蟆背”的特征;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显,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的特色,汤色浓艳,呈橙红色,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武夷水仙现分特级、一至三级四个等级,产品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保护。
闽北水仙茶是指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外的建瓯、建阳、水吉等地的水仙茶。闽北水仙茶,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发源于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闽北水仙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砂绿、蜜黄(鳝皮黄);内质香气浓郁,具有兰花清香,汤色清澈显橙绿色,滋味鲜爽醇厚回甘,叶底肥软黄亮,红边鲜艳。闽北水仙因产地不同分为崇安水仙、建瓯水仙与水吉水仙三种。其中建瓯的南雅水仙(又叫南路水仙)品质最优,接近半岩水仙。现在闽北乌龙茶总量的60%~70%是水仙茶。水仙茶在闽北乌龙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闽南水仙茶以永春水仙和漳平水仙较为著名。永春水仙茶是在清咸丰年间从闽北引种于永春鼎仙岩,其后在闽南地区传播种植的。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水仙茶,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200公顷,年产1300多吨。
漳平水仙茶最早产于双洋镇中村村,由茶农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生产历史。漳平水仙茶制作是以武夷山岩茶制法为主,参考闽南水仙茶工艺流程初制而成,产品多压成扁平方块状,外包白纸,称“漳平水仙茶饼”,1千克约50块。漳平水仙茶饼具有干色乌褐,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且花香型优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汤色深橙黄、清澈明亮,叶片肥厚黄亮、红边鲜明,喝后不伤胃等优良品质。它以乌龙茶中唯一加工成饼状的产品,被省茶叶学会列为福建省名茶之一。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