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国民党战犯廖耀湘在关押十二年之后终于获得特赦。本以为从今以后就会成为一个老百姓,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周总理却叫住了他。
“国家想给你个特殊任务,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为人民服务?”

廖耀湘是国民党主力大将之一,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解放军攻破锦州,蒋介石大惊,生怕东北从此落入解放军之手,他们在内战中的优势就此被大幅削弱。
于是蒋介石紧急把廖耀湘和杜聿明的兵团调往锦州地区,企图两军夹击,重新夺回锦州。
但是廖耀湘却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他准备进攻黑山,蒋介石批准之后,黑山战役正式打响。

后来廖耀湘的十万大军却在黑山阻击战中被解放军大败,廖耀湘突围失败,但是在清点战俘的时候,解放军却没发现廖耀湘的身影。
经过讨论,上级认为廖耀湘肯定还在黑山,于是派出辽西北镇县公安局通缉捉拿廖耀湘。

当地老百姓对国民党已经深恶痛绝,解放军爱民如子,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拥护。因此在得知解放军准备捉拿廖耀湘之后,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想要帮助解放军抓住这个国民党战犯。
于是一天傍晚,刚刚吃过晚饭,一位武装队长接到百姓的举报,有十一个外地人投诉在谢家旅店,这几个人自称商人,但是形迹可疑,口音也是十分繁杂,怎么看都有问题。

武装队长赶紧带人去旅店探查,结果发现这几个人说话漏洞百出,尤其是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自称是湖南来行商的,问他货物在哪,他却说被国民党败军抢走了。
队长问他证件带了没有,他赶忙掏出一份证件,可是照片对不上,指纹也对不上,一看就是伪造的证件,而且手法十分拙劣。

队长心中警铃大作,连忙厉声喝问他究竟是谁,那中年男子神情愈加慌张,继续编瞎话,但是更加漏洞百出。
队长更加确定他们有问题,于是带他们回去审问,没想到走到半路,中年男子居然拉住队长,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居然装着金元宝。

队长不动声色,收了包,却还是把他们带到了区政府,几人连忙哀求,甚至还想行贿,可队长却说:“我们是共产党,你们的贿赂只会成为你们的罪证,别想轻易逃跑!”
几人此刻已经无处可逃,只好被抓了进去,很快就被认识廖耀湘的解放军战士认了出来。
廖耀湘都已经被抓了,还贼心不死地想要逃跑,甚至不停编瞎话,就是不承认自己是廖耀湘,可最终认识他的人实在太多,廖耀湘不承认也不行,就这样正式成为了我军战俘,并在建国后被送进了功德林监狱改造学习。

廖耀湘在国民党里面也算是个异类,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不好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书呆子”将军。
他出生在湖南省,家里也算有点积蓄,小时候上过私塾,但是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廖耀湘从小就是个书呆子,六岁启蒙,很快就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1926年,20岁的廖耀湘加入了黄埔军校,因为成绩优异,蒋介石亲自点将,让他去法国圣西尔军校深造,主修机械化作战,这也为他以后成为机械化作战专家奠定了基础。
那时候,有几个人学过外语的?廖耀湘对法语一窍不通,但是从小他就热爱学习,记忆力也是超群,很快就把法语学明白了,甚至毕业的时候还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抗战后,他率领新六军立下赫赫战功,甚至获得过“东方隆美尔”的美称,他曾向蒋介石上书一篇《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让蒋介石看完后大为欣赏,直接将当时还是个小角色的廖耀湘破格提拔为少将参谋长,在杜聿明手下任职。
作为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有曾经在法国留学过的高材生,廖耀湘十分重视国军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十分注重部队骨干人员的军事素质培养,甚至亲自编纂战术手册分发下去,让官兵学习。

自从有了廖耀湘,第五军新二十二师一跃成为西南各军中遥遥领先的标杆级部队。
在桂南会战中,面对易守难攻,且日军装备精良、工事坚固甚至制空权也被日军牢牢掌握的昆仑关,廖耀湘反复观测十多天,终于找到了日军的重点防御工事,并以此为突破口,连续用重炮和机枪狂轰滥炸6个小时,终于全歼日军守军6000余人。

廖耀湘几乎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在昆仑关驻守的不是别人,正是率领着被日军板桓部队称作是“钢军”的二十二旅团,并击毙其指挥官中村正雄,因此被蒋介石再度提拔为新二十二师师长。
此后在印缅战场上,同古会战、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等等重要战场上,也能看见廖耀湘的身影。
尤其是同古会战中,廖耀湘的战术堪称神乎其技,日军被打的丢盔弃甲,却连对手的战术都丝毫摸不着头脑。

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廖耀湘屡建奇功,先后获得过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勋章、两面虎旗,英国政府授予的两枚十字勋章,美国政府授予的两枚自由勋章,一跃成为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他所在的新六军,也成为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之一。

廖耀湘后来虽然也参与了解放战争,但是我党对于战俘的态度,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情况、改造情况来分开看待的。
廖耀湘虽然身在国民党,但是在抗战期间做出过卓越贡献,他带的部队也有着极高的素质,对老百姓并不侵扰,甚至带领部队保护过难民。
他本人也十分自律,在早已经乌烟瘴气的国民党官场上,他是一个清流异类。

更何况廖耀湘作为一个曾经的国民党军官,后来又经历了我党的思想教育,他对于两党之间的不同之处,感受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深刻的。
因此在他从功德林监狱被特赦之后,周总理起了惜才之心,想让他能够继续发挥余热,于是任命他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帮助撰写了许多的文史资料,甚至亲自撰写过对台稿件。
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作为国民党战犯,为新中国做贡献了。

1952年,我国第一所近现代化军校成立,这所学校的校长,正是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元帅深刻地认识到,为解放军部队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当时的新中国,什么都缺乏,就连军事人才,也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在军中任职,自己身上的胆子都重的很,根本没法来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于是思虑再三,他决定先在军中找一些文化程度高的干部,再在地方学校招聘,但是就这样,人才还是缺乏得很。

但刘伯承元帅想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点子,那就是在国民党战犯中,挑选一些思想改造已经成功,并且军事素养、文化水平都很高的国民党军官,来当教员。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觉得毛主席根本不可能答应,就连刘伯承元帅自己都有些忐忑,但是毛主席居然夸他这个点子好,非常痛快地同意了。

就这样,廖耀湘成为了陆军学院的第一批国民党教员,他听到消息的时候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谁会让战犯去教自己国家的未来军事人才呢?
于是见到刘伯承元帅之后,他就忐忑不安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刘伯承元帅却说:“你也是新中国的一份子,而且我们学校的三个问题,只有你才能讲得明白!”

原来,刘伯承元帅看上的,除了廖耀湘的机械化作战专家身份,更重要的,是他的作战经验,和治军经验。
远征军在缅甸是如何与日军作战的;第二,辽沈战役中,廖耀湘作为敌军的心得体会;第三,我军应该如何建设。

这里的建设,指的是如何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部队,过去我军虽然战无不胜,但是那时候历史背景特殊,又是以自己国家为战场,将来如果遇到跨国作战,那么我军诸多军事人才,全都没有相关经验,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作战呢?
廖耀湘感动得不行,他没想到,解放军竟真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有了刘帅的支持,廖耀湘终于挺直腰杆,站到了陆军学院的讲台上,而他所讲的那些先进知识和经验,也很快征服了台下的同学们。

此后,他又陆续整理了《缅北丛林作战经验汇编》、《远征军敌后游击战术》、《热带丛林行军补给手册》等教材,甚至在去世之前,床头上还摆放着一本没写完的《野人山突围记》手稿。
参考资料:
盘点建国后被特赦的知名人物及去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