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越贸易额不断攀升,其中水果贸易尤为突出。
每天有数千辆货车穿梭于中越边境,运载着越南的火龙果、榴莲、香蕉等水果进入中国市场,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

要说中越水果贸易,那规模可真不小。你知道吗,每天至少有1500辆货车,满载着越南的水果,浩浩荡荡地开进中国国门。
这些货车装的不是普通货物,而是越南75%的水果出口量。换句话说,越南产的水果,有四分之三都卖给了中国。这数字听着就挺震撼的吧?
越南是个热带国家,水果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火龙果、榴莲、香蕉、芒果、百香果、椰子,这些都是中国市场上常见的越南水果。
其中,火龙果绝对是“头牌”。2023年,越南向中国出口了70万吨火龙果,占中国进口火龙果的9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人吃的火龙果,十有八九来自越南。
榴莲也不甘示弱,2023年出口了50万吨,占中国进口榴莲的35%。这几年,榴莲在中国越来越火,越南的榴莲也跟着沾光,卖得特别好。

这些水果是怎么进中国的呢?主要靠中越边境的口岸。广西的友谊关、东兴口岸,还有云南的一些边境通道,都是水果贸易的主战场。
每天,这些地方的货车排成长龙,等待通关。友谊关尤其热闹,据统计,2023年高峰期每天通关的货车能超过2000辆,其中大部分装的都是水果。
通关之后,这些水果会被运往全国各地,上海、北京、广州的超市里,很快就能看到越南火龙果和榴莲的身影。
除了数量惊人,贸易方式也挺有意思。中越水果贸易大部分是边境贸易,也就是通过边境口岸直接交易。这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很适合水果这种保鲜要求高的货物。
不过,随着贸易额的增长,也有越来越多的水果通过正规的国际贸易渠道进入中国,比如海运、空运,但边境贸易还是占了大头。

中越水果贸易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买卖,它对两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都挺大的。先说越南这边,水果出口可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支柱。
2023年,越南水果出口总额达到了47.8亿美元,其中75%都卖给了中国,差不多有35.85亿美元。这笔钱对越南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无数果农的生计。
据越南农业部门统计,水果产业带动了上百万人的就业,尤其是火龙果和榴莲的主产区,像平福省、同塔省,靠着出口中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再看看中国这边,越南水果的进口让咱们的果盘子更丰富了。中国虽然是水果生产大国,但热带水果产量有限,像火龙果、榴莲这些,国内种得不多。越南水果正好填了这个空缺。
关键是,越南水果价格还不贵。比如,2023年市场上越南火龙果批发价大概在每斤5-7元,比海南产的便宜不少,榴莲也比泰国货实惠。性价比高,自然就成了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

除了经济上的好处,水果贸易还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关系。你想啊,每天1500辆货车来来往往,这背后是两国政府、企业、果农、商贩的密切合作。
中国的水果批发商得跟越南的供应商对接,边境海关得协调通关,连物流司机都得熟悉两边的路况。这种合作多了,相互了解自然就深了。说白了,水果贸易不光是生意,也是两国友谊的纽带。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的,越南水果的热销还带动了中国一些地方的产业发展。比如广西凭祥,那可是中越水果贸易的“大本营”。
2023年,凭祥的物流、仓储、加工产业都因为水果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当地人靠着这个吃饭的不少。这也说明,水果贸易的好处不光是两国之间的,还能辐射到具体的地方。

当然了,中越水果贸易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问题和挑战还是不少。
先说贸易壁垒吧,虽然中越两国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贸易自由化程度挺高,但现实中还是有些障碍。比如关税,虽然已经降了不少,但有些水果种类还是得交税。
检验检疫标准也是个坎儿,中国对进口水果的要求挺严格,越南水果有时候得花不少时间过检疫关,这就增加了成本。

质量安全问题更是个绕不过去的挑战。越南水果虽然好吃,但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不太规范。比如,农药使用超标、重金属污染,这些问题时不时就会冒出来。
2022年,中国海关就查出过几批越南火龙果农药残留超标,直接被退回去了。这种事儿多了,不仅影响中国消费者的健康,也让越南水果的名声受损。说实话,质量安全这块儿不解决,贸易规模再大也站不稳。

物流运输也是个大麻烦。中越边境的口岸虽然多,但通关效率有时候真不敢恭维。友谊关高峰期一天能堵几公里,货车排队等上好几个小时是常事儿。水果这东西保鲜期短,堵久了就坏,损失可不小。
而且,冷链物流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榴莲这种娇贵货,从越南运到中国北方,冷链断掉的话,味道和口感就差远了。2023年统计,越南水果运输中途损耗率大概在5%-10%,这部分成本最后还是得消费者买单。
另外,市场竞争也不容忽视。越南水果虽然在中国卖得好,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这些国家也不是吃素的。泰国榴莲、菲律宾香蕉,品质和品牌都不差,越南水果要想保住市场份额,还得加把劲儿。

面对这些挑战,中越两国得一块儿努力,把水果贸易做得更好。
首先,简化通关手续是当务之急。能不能再优化一下流程,缩短货车等待时间?比如,增加电子通关系统,或者多开几个绿色通道,让水果更快进中国。关税也可以再谈谈,能降一点是一点,双方都受益。
质量安全这块儿,越南得下硬功夫。加强农业管理,少用农药,严格检测,把好质量关。中国这边也可以帮忙,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比如检测设备、培训果农啥的。只有水果质量上去了,消费者才放心买,市场才能越做越大。

物流方面,冷链建设得提上日程。中越边境的冷库数量还不够,运输途中冷链车也得增加。两国可以合作搞几个大型冷链物流基地,比如在友谊关附近建一个,专门服务水果贸易。运输成本降下来,水果价格自然更亲民。
未来,中越水果贸易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中国人对热带水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榴莲、火龙果这些都成了日常消费品。
2023年,中国进口水果总额超过120亿美元,越南占了不小一块儿。照这个趋势下去,越南水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能再涨。

越南这边也可以多想想怎么开拓市场。除了火龙果、榴莲,能不能推点新品种?比如荔枝、山竹,中国的南方人特别爱吃这些。
要是能打造几个知名品牌,像泰国金枕榴莲那样,越南水果的竞争力会更强。说到底,质量和品牌是关键,抓住了这两点,市场就不愁。
中国这边呢,也可以多鼓励企业去越南投资。建果园、搞加工,把产业链拉长,这样不仅能保证水果供应,还能带动两国经济。2023年,已经有几家中国企业在越南种火龙果,效果还不错,这种模式可以多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