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将关税利刃挥向中国商品,企图以104%的惩罚性税率遏制中国发展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犹如洪钟大吕:"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这简短有力的声明,道出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我们面对霸权挑衅时的清醒与坚定中。当某些国家将贸易武器化,以"对等"之名行霸凌之实时,中国选择的反击策略展现出大国智慧——既对农产品、稀土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又以离境退税政策开辟新战场。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正是对"以胖为美"的贸易霸权的最佳回应。
爱国,需要超越情绪的理性。我们愤怒于美方将关税变成政治筹码的短视,但更清醒地看到,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科技话语权的争夺。当美国用关税大棒打压中国制造业时,中国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产业的突围步伐正在加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外部压力往往能激发创新潜能,当年的"两弹一星"如此,今天的产业升级亦如此。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爱国意味着对"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支持。当RCEP朋友圈持续扩容,当中欧班列穿越亚欧大陆,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这种自信,源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定力,更源于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
从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到"一带一路"上班列隆隆,中国的发展密码始终写着"合作共赢"。面对关税阴霾,我们愿与各国携手守护自由贸易的灯塔,但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分毫。正如外交部所言:"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今日之中国,既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也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气度。让我们以理性之光守护赤子之心,用发展之笔书写时代答卷,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