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学园的孩子为何不厌学?从小林宗作传记中找灵感,做孩子的知音

大树成长营 2023-09-02 12:35:34

9月1日,中小学生迎来新的学期和学年,这也是疫情3年后全面放开后迎来的第一个新学年,想必家长们会为孩子考虑得更多,在此,“大树成长营”向家长和孩子们推荐一本很特别的书——《巴学园的父亲:小林宗作传》。从著名教育家小林宗作传记中找灵感,学做孩子的知音。

对于《窗边的小豆豆》的小豆豆,可谓耳熟能详,这本童书自2003在中国推出中文版以来,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册。而本书写的小林宗作,正是《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巴学园奇迹的创造者、理想教育的实验者。

《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女士,也就是故事中的小豆豆,曾经和小林校长约定“长大以后,要做巴学园的老师”。虽然没有等到巴学园再次建立的那一天,但她用笔写下巴学园的故事,让世界知道了一位特别的校长。

《巴学园的父亲:小林宗作传》的作者佐野和彦是黑柳彻子的挚友,也是电视制片人,他拜访小林宗作的儿子、朋友、同事、学生等相关人士,亲身到巴学园原址和小林宗作家乡实地调研,并且大量阅读小林宗作撰写的诸多作品以及能查找到与小林宗作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了有关小林宗作的详实资料,历时两年写成这部小林宗作传记。

《巴学园的父亲》中大量引用了小林宗作发表过的文章和未公开发表过的手稿、小林宗作的儿子金子巴的回忆文章、小林宗作的同事和友人撰写的关于小林宗作的文章,这些很珍贵的原始文字是人们了解小林宗作教育理念的第一手资料。

小林宗作酷爱音乐,一直梦想成为一名音乐老师,他考取教师证后曾在一所追求新教育而创建的私立学校当音乐老师。他两度前往欧洲留学,不断拜谒新师,将韵律教学法带回日本。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向前看,看到二十年以后。”这句话被小林宗作一直挂在嘴边。不只看眼前,要看到不同教育内容在儿童生长阶段尤其是幼年阶段的持续影响。

真正的教育是不受时代潮流影响的。小林宗作虽然是从音乐老师起家,但他从来没有把教育只停留在某一个年龄段或是只停留在音乐版块。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能。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再从事教育工作,才懂得因材施教,尊重并发展这些才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个性化能力。

每个时代都有和小林宗作一样,想让教育更贴近儿童,且指向未来的人。《巴学园的父亲:小林宗作传》穿越时间的洪流,沉淀下小林宗作对教育最核心和本质的理解。激发新时代的教育者们自由创造的智慧和勇气,为孩子提供发展天性的乐园和童年。

“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有"像小林老师那样,做孩子们的知音"。

《巴学园的父亲:小林宗作传》一书书编译者田建国、杜勤、顾振申、邓俊玲是来自上外贤达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的知名教授,教育出版人刘美文老师担任责任编辑,该已于2023年7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书展上亮相,被评为“2023年8月世纪好书。”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