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有一个痴迷岳麓山的痴迷者。看看就信了,25年来,痴迷长沙岳麓山的唐国明,比痴迷《红楼梦》更多
————————————————————————————————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另纠正了前八十回1000多处错误,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做出了《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先后在2019年、2022年出版了开创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部分草稿两部:《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关于岳麓山自由古体诗(三十四首)——选自著名作家唐国明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
自由古体诗(三十四首)
寄居岳麓山已25年的唐国明,到2025年为止以岳麓山为题材写了堪称一绝的60篇诗文,诗意流半途主义代表作长篇《零乡》无处不提到岳麓山。《零乡》中有散文随笔6篇、鹅毛诗17首、自由古体诗34首。遂放34首自由古体诗于此,便可见唐国明是如何痴迷岳麓山了。
——————————
第一首:向阳坡志
——————————
不为风雨不为云,只为一梦在耕耘;
板凳一坐十年冷,煮血蒸泪写诗文。
——————————
第二首:山居笔记
——————————
常对残灯念君容,手冷捧卷思伊人;
何时有缘与君见,月船载我入君心。
夜夜无酒枕诗睡,朝朝起早对天吟;
自比神仙对空饮,脚踩乾坤笔下耕。
文章若不传千古,写尽万言献千丑;
吟诗不换千杯酒,诗成不如投火炉。
——————————
第三首:雨日抒怀
——————————
四面乌云汹涌来,西来云气上麓山;
天地无声提笔语,月涌大江自由在。
——————————
第四首:秋到麓山
——————————
一
满眼乾坤夕阳味,日落西山红叶飞;
滔滔大江向北去,山河嚎叫天地归。
二、
丈夫一叫黄河在,入海长江一线尽;
生死如花春秋事,去留天地日月分。
三、
枫叶一红千秋冷,麓山沉默大江横;
明朝挂帆向北去,回看潇湘天月明。
四
此生不下向阳坡,摘花拾叶看荣枯;
写字换得粮油米,清淡如月照千秋。
——————————
第五首:寒冬
——————————
风吹冷雨过万岭,鸟随天寒啼归心;
枫叶自红麓山冷,江流无声向北横。
——————————
第六首:山居
——————————
无事上山取林泉,白水当酒对明月;
富贵何须金银换,闲饭一碗胜神仙。
——————————
第七首:冬日抒怀
——————————
麓山独立苍茫里,四面乌云汹涌来。
日出何时耀东方?待到春来万花开。
湘江汹涌流向北,此地我在独徘徊。
不知何时泉出林,月涌大荒自由在。
——————————
第八首:向阳坡
——————————
昨日旧地今徬徨,麓山风冷我心伤。
向阳坡上阳光好,潇湘才子难为章。
心中虽有江河涌,山里平静难起浪。
若学隐士老南山,诗里佳人在何方?
——————————
第九首:赋春一首
——————————
挥毫天地写人烟,湘江迎春又一年;
不求知己血青史,同与天地送风雪。
——————————
第十首:今年夏天
——————————
1、
大江已平静,荒野已冰冷;
明月挂高空,远方已风停。
2、
以溪为友,依山为伴;
读书万卷,写诗千行。
——————————
第十一首:山居有感
——————————
外面无气象,心内是盛唐;
深居向阳村,荡舟梦云上。
——————————
第十二首:本是
——————————
本是山上云,不染山下尘;
本是山中水,出山污自身。
——————————
第十三首:思岳麓山
——————————
盛唐公子有,麓山公子在;
湘江日夜过,诗从天上来。
——————————
第十四首:麓山夜雨
——————————
雨下麓山潇湘云,从高落下到底层;
千辛万苦汇成滴,流成江海冲天门。
——————————
第十五首:《零乡》完稿有感
——————————
寄梦麓山8平方,无妻无钱不心慌;
写出《零乡》面世后,自有子孙传梅香。
——————————
第十六首:门前樱花叹
——————————
我本是樱花,被移到这里;
开在山脚下,无人将我识。
我本是樱花,被移到天涯;
开在山脚下,无人将我夸。
我本是樱花,被移到屋下;
只求自在开,不求别人骂。
——————————
第十七首:地下室
——————————
门对樱花树,背贴向阳坡;
冷板凳上坐,不知夜与昼。
——————————
第十八首:秋来有感
——————————
名扬四海居山脚,诗满苍山如叶落;
湘江不见天边尽,天下无风不起波。
——————————
第十九首:居向阳村有感
——————————
院落青山居仙子,书香碧水润诗人。
湘江无声洞庭去,日月同明照古今。
青灯黄卷冬夜冷,苦雨寒窗板凳青。
——————————
第二十首:致银杏树
——————————
山前树一棵,任人摸和挪;
既是名贵种,此在又为何?
——————————
第二十一首:陋住有感
——————————
时在书室内,不常去登高;
偶尔一出门,一望天下小。
——————————
第二十二首:为唐国明写首歌
——————————
同为湖湘人,呼我神仙哥。
同为中华族,叫我半途客。
行到苍茫处,我来主沉浮。
可怜湘江水,日日向北流。
可怜洞庭湖,心为天下忧。
幸哉唐国明,出生在湘楚;
朝食一山风,晚食一江露。
——————————
第二十三首:在精神高贵处
——————————
麓山高百丈,我是诗歌王
租来豪宅8平米,笔耕天地日月光
日食一餐饭,也能手提笔
写出流传千古文,换来温饱与衣食
一到红袖添香夜
再让儿女开天辟地降临享我留下之富贵
——————————
第二十四首:山下有悟
——————————
劝人莫去崖上走,一脚踏空全没了;
江湖险恶谁不晓,江湖无鱼网空捞;
姑娘十六如花好,过完一春又枯了;
莫把写字当写作,写民多了诗人少;
莫把假面当真面,百年以后让人笑;
莫在他乡思故乡,故乡已成一堆草;
茫茫大荒家何在?归居青山静待老;
但愿冬夜还有灯,照你读到春来了。
——————————
第二十五首:自知诗
——————————
才华比天高万丈,一人寄身于山脚;
六尺斗室写诗文,一挥流传到千古。
——————————
第二十六首:桃子湖见荷所得
——————————
1、
麓山无意挖荷池,引来山水自成溪;
养得高洁婷婷立,不再埋首出污泥。
2、
人不识君我识君,君居山坡无人问;
寄居石山林泉下,声名自被天下评。
——————————
第二十七首:暴雨夜有感
——————————
狂风暴雨打断墙,江河汹涌飞天上;
有心难得平天下,托笔万年传书香。
——————————
第二十八首:夏日自白
——————————
不做裙下臣,只做唐国明;
只为清风主,不做名利人。
——————————
第二十九首:初秋有感
——————————
腾云驾雾出故土,云游四海归山脚;
每到雷鸣电闪时,乘风飞浪横空出。
——————————
第三十首:秋居山下
——————————
1、
我是一个王,统领八平方;
不出门一步,光芒照大荒;
2、
只读李白做自我,不看杜甫做皇奴。
心无安处在他乡,身安此处到天上。
3、
谁人识得赫石坡,藏在麓山好似无;
有闲无事崖头坐,坡外乾坤尽入目。
4、
似藏似露居麓山,无酒无肉也自在;
朝来写读诗一首,月下与风相往来。
5、
无须上马下高楼,谈来笑去书中游;
客居成就千秋梦,万古流传无所求。
——————————
第三十一首:山居之诗
——————————
一天写诗三十首,陋居麓山有何苦;
日食一餐也无事,八平米内无江湖。
——————————
第三十二首:致岳麓山
——————————
转眼相对又一年,江山依旧梦如烟;
操心天下图强事,辛苦万年也枉然。
——————————
第三十三首:自语词
——————————
吾乃山中人,不问山外事;
清风明月心,只做清浅吟。
——————————
第三十四首:自画诗
——————————
我是唐国明,大唐与我姓;
诗书在山下,留得千古名。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一个又一个此刻地跳出囚禁我们的牢笼,与时俱进的一个又一个此刻地突破,一点一滴地接近目的;丢掉那些过去、现在、未来的包袱,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去打破一个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在无归之中,去给自己开创一个归。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此刻归处是零乡,此刻归处是《零乡》。
一部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成熟部分,慢慢成就出来的他乡人史诗。
一部融文学思维、哲学思维、数学思维为一炉的诗意流百科全书式自传小说。
一部是文学也是哲学,是史诗也是百科全书,开创半途主义、诗意流先河的小说。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我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零乡》是一本没有固定形式和风格的作品。《零乡》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的哲学观点。
通过“零乡”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以及人类在重复此刻、此刻重复、重复在此的无归悲剧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编辑

—————————————————————————————————————————————————

———————————————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多字,除出版了《红楼梦 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外,2019年、2022年先后出版了开创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部分草稿两部:《鹅毛诗》集与《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