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正医疗连亏两年后终于盈利:资产负债率超200%,行政处罚不少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正医疗)再度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海通国际、浦银国际。卓正医疗国内运营主体为深圳卓正医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22年-2023年两年的时间里,卓正医疗累计亏损达5.75亿,2024年公司迎来首次盈利。业绩回暖的同时,公司流动负债逐年攀升,2022年至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7.38亿、20.63亿、22.21亿,短期偿债能力引发市场关注。此外,卓正医疗旗下多家门诊部近年来行政处罚不断,合规经营问题或也存一定风险。
01
两年累亏5.75亿,2024终于盈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3年的收入计,卓正医疗是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市场份额为1.7%。
卓正医疗业务始于2012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及经营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两家医院,在新加坡经营三家全科诊所。
收入组成方面,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卓正医疗的实体医疗服务收入分别为3.93亿、5.92亿、8.72亿,收入占比分别为83%、85.8%、91.1%;线上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5%、3.3%、2.4%,会员计划收入占比分别为3.9%、3.0%、2.3%;院外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2%、6.4%、3.4%。
整体收入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4.73亿、6.90亿、9.59亿;2022年-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2.22亿、3.53亿,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23亿、4357.4万;2024年实现年内利润为8022.7万,经调整净利润为1070万。
各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9.3%、19.3%、23.6%;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9%、-9.7%、-4.9%;净(亏损)利润率-46.8%、-51.2%、8.4%;经调整净(亏损)利润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6.0%、-6.3%、1.1%。
于2022年及2023年,公司录得净亏损归因于上述有关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原因,以及非现金项目(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的重大影响。
具体而言,于2022年及2023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合计分别为9850万、2.99亿。
2024年,公司实现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1070万。然而,公司于2024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低于年内利润,主要是由于2024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为1.29亿,乃由于该等优先股估值减少所致。
02
负债逐年增长,资产负债率超200%
各期,卓正医疗流动资产总额分别为5.24亿、5.74亿、5.95亿;资产总额分别为11亿、11.19亿、13.25亿;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22.62亿、26.36亿、28.16亿;负债总额分别为25.05亿、28.80亿、30.85亿;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7.38亿、20.63亿、22.21亿。经计算,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7.73%、257.37%、232.83。
卓正医疗指出,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增加3.10亿,而此乃进一步由于公司股权价值增加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增加7380万,而此乃进一步由于在2024年3月后续发行184.91万股D轮优先股以收购武汉神龙天下的股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港湾商业观察》指出,流动负债逐年增长对卓正医疗而言存在显著的短期偿债风险。其流动比率持续低于行业警戒线,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需要密切关注其现金流状况和融资能力。
公司指出,期内,负债总额增加主要归因于公司向前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在IPO后转换为普通股并入账列作股本增加及股份溢价,其后,公司预计不会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任何进一步亏损或收益。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于IPO后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导致将从负债重新指定为权益,公司预期负债净额及流动负债净额状况将转为资产净额及流动资产净额状况。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686.1万、1.24亿、1.71亿;各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46亿、1.98亿、3.08亿。
宋清辉认为,虽然卓正医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逐年增加,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在显著改善,但相对于其庞大的流动负债而言,目前的现金储备仍然显得不足。从短期来看,由于流动负债规模较大且流动比率较低,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强劲增长,或者无法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仍然存在一定的现金流紧张风险。尤其是在需要偿还到期债务、支付运营成本等方面,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从趋势来看,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大幅增长,这为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状况带来了积极的信号。如果公司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并有效控制负债规模,那么现金流紧张的风险有望逐步缓解。
03
销售及行政支出占比下降,行政处罚不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卓正医疗有379名全职医生,其在取得执业资格后平均拥有约15年的执业经验,其中约81%的医生在加入公司之前曾在顶级三级甲等医院执业。
卓正医疗在招股书中披露,倘公司无法招聘及留住足够数量的合资格医生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公司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计入收入成本、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的开支)为3.80亿、4.36亿、5.65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0.2%、63.2%及58.9%。
另一方面,卓正医疗坦言,倘未能妥善管理医生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操守,其可能面临针对有关医疗服务机构的处罚,可以对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8月12日,广州卓瑞门诊部有限公司(100%持股)因药师备注不足,2024年6月2日至4日期间使用护士从事处方核对、配药、发药等药事工作,遭天河区卫生健康局处以行政处罚1.1万元。
2023年3月13日,北京卓康诊所有限公司(100%持股)因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或者未按规定补记抢救病历,被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予以警告、罚款15000元。
2022年12月,北京卓正诊所有限公司(100%持股)遭遇行政处罚3万元,处罚事由为北京卓正诊所有限公司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其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一)项应予处罚,建议立案调查,处罚机关为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7日,深圳卓健门诊部(100%持股),因2022年1月24日查实该机构使用已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但未注册或备案在该机构的医师陈某某开展诊疗活动,被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局予以行政处罚1.5万元。同年6月1日,深圳卓健门诊部于2022年度未按照规定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属于初犯且未造成患者上海,被警告、罚款0.05万元。
2021年5月,深圳卓睿诊所(100%持股,已注销)被深圳市龙华区卫生健康局警告,处罚事由为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周某(于2020年11月24日至2021年4月29日)和医师朱某某(于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4月28日)给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