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军当时的作战计划和打法,就算没有其他因素干扰,他们在斯大林格勒这一仗也根本赢不了。
原因很简单:德军靠闪电战起家,最后也栽在了闪电战上。
现在普遍认为,德军输掉斯大林格勒战役,主要就是两个问题:一是物资供应跟不上,二是冬天实在太冷了。
说到这个,我就想起拿破仑当年打莫斯科那会儿,也是被这两个大问题给坑了,结果在莫斯科吃了败仗。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注定失败?关键在于德军最拿手的闪电战打法在这里完全使不上劲。闪电战讲究的是快速推进,靠飞机坦克大炮配合,在短时间内拿下目标。
张仁杰政委提到的这种作战方式,其实就是大规模部队配合重型装备协同作战。
不过这种打法有个明显弱点:在平原上好使,可要是到了城市废墟、碉堡工事或者山地丘陵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快攻战术就不好用了。
简单说说布列斯特要塞之战吧。刚开始打的时候,德国军队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
德军派出2万精兵攻打只有7000多人的苏联守军,结果硬是打了一个月才攻下要塞。更丢人的是,他们还是靠断水断粮才打赢的。
那时候,不管是曼施坦因还是保卢斯,都没发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打仗的方式存在缺陷。
没想到德军竟把最厉害的两支坦克部队直接调去斯大林格勒,跟苏军在城里打起了巷战。
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啊,钱得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不出所料,这两支在平原地带所向披靡的装甲部队,刚踏进斯大林格勒战区,立刻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坦克在城市作战时完全施展不开,攻击力大打折扣,连单个德国兵都打不过,还特别容易被苏联飞机当靶子打。
那时德国高层发现,他们的第六集团军虽然打进了斯大林格勒,但朱可夫带领的苏联军队已经在城外把德军给包了饺子。
德军指挥官们这时候特别纠结:既不敢把部队撤回来,又舍不得放弃最厉害的第六集团军,最后只好咬着牙继续跟苏军死磕。
德国指挥官决定用飞机给城里被困的部队送补给,让他们能继续跟苏联军队打下去。
然而没过多久,德军就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燃油等关键物资供应不足,连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结果呢,德军两支最厉害的坦克部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被拖住了很久,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这让德军在整体战局中渐渐失去了优势。
斯大林格勒这一仗打得德军够呛,他们再也玩不转速战速决那套了,只能硬着头皮打持久战。这场仗不仅打断了德军南方部队从41年开始的快速进攻势头,还让苏军找到了反击的好机会。
从这场战役就能看出,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输定了。他们犯了两个致命错误:战略上不该分散兵力打斯大林格勒,应该先拿下高加索油田补充物资再进攻;战术上也存在严重问题。这些失误注定了他们的失败结局。
斯大林格勒战役堪称二战最惨烈的消耗战。这场持续半年的拉锯战中,德军折损了45到60万兵力(有统计称实际损失高达150万,但当时德军南方集团军总兵力还不足130万),而苏军方面的伤亡数字更为惊人,超过100万将士血洒疆场。
苏联靠着地广人多、工业实力强的优势,硬是和德国打得有来有回。这些优势也直接导致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栽了跟头。
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德国军队注定要失败,根本逃不掉这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