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多国加征 “对等关税”,全球经济震荡。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却未在此次关税打击范围内,这一异常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对俄罗斯展开正式访问,在全球局势波谲云诡之际,美俄中三国间的互动,正勾勒出一幅复杂而微妙的国际关系新图景。
美俄双边贸易规模在全球贸易版图中所占份额极为有限。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曾言,美俄 “几乎不存在经贸关系” 。从数据来看,与美国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量相比,美俄贸易额显得微不足道。如此微小的贸易体量,意味着美国若对俄加征关税,从经济收益层面而言,难以实现特朗普政府期望的大幅增加财政收入、缩减贸易逆差等目标,甚至可能因贸易摩擦引发的连锁反应,对美国自身相关产业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可谓得不偿失。这成为美国未对俄实施关税制裁的一个直观经济因素。
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资料图)
当下,俄乌和平谈判正处于微妙阶段。特朗普政府声称,不对俄加征关税是为避免干扰俄乌和谈进程,维持美俄关系升温态势。美俄关系自拜登时期的高度紧张,在特朗普再度执政后出现缓和迹象,此时若贸然在贸易领域对俄发难,无疑会给本就脆弱的美俄对话氛围蒙上阴影。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坚守自身立场,军事行动节奏并未因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 “网开一面” 而放缓。美国若期望通过关税手段影响俄乌战局走向,以目前形势观之,收效甚微。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布局,不仅要考虑乌克兰问题,还需权衡与俄罗斯长期对抗可能带来的资源消耗以及对欧洲盟友关系的连锁影响。在欧洲安全格局中,俄罗斯的地缘影响力举足轻重,美国需在对俄强硬与维持地区稳定间寻求微妙平衡,不对俄加征关税,或是这种战略权衡下的阶段性策略。
俄罗斯(资料图)
王毅外长此时出访俄罗斯,具有深刻战略意义。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多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稳固发展,堪称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在国际事务中,中俄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权行径,为全球和平稳定注入关键正能量。这种关系并非基于短期利益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历史积淀、共同战略诉求以及对国际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当下,巩固和深化中俄关系,对稳定全球战略平衡、推动构建多极化世界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出访期间,王毅外长就中俄关系发表重要观点,明确指出中俄关系具备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鲜明特质。这一表述进一步明晰了中俄关系发展方向,为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合作筑牢理念根基。在政治上,双方保持高层定期沟通,就重大国际问题协调立场,增强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的话语权;经济领域,中俄持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在能源、科技、贸易结算等方面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结盟,使中俄避免卷入军事对抗集团的纷争,保持外交政策自主性;不对抗,彰显两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诚意;不针对第三方,则向世界表明中俄合作旨在促进共同发展,而非制造阵营对立,有助于消除外界对中俄关系的误解与无端揣测,为双边关系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对全球能源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中美能源贸易为例,近年来美国对华原油出口受贸易摩擦冲击,出口量出现波动。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能源供应国,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庞大的能源市场需求,与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高度契合。俄罗斯有意扩大对中国能源出口规模,优化输油输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与安全性。
这不仅能助力中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降低对单一能源供应方的依赖,提升能源供应链韧性;对俄罗斯而言,稳定且增长的对华能源出口,可确保其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巩固在全球能源市场地位,实现双方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共赢,为两国经济稳健运行提供坚实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