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显示,近期美伊两国在阿曼展开间接谈判,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美伊核谈判这一备受瞩目的议题再度被推至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央。
回溯至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此行为犹如一颗投入国际政治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随后,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堪称严苛的制裁举措,从经济领域的金融封锁到能源出口限制,试图全方位压制伊朗。军事层面,美国也频繁向伊朗周边地区增派军事力量,进行军事演习等威胁行动,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以及地区影响力等方面做出让步。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特朗普却推动美伊重启核谈判,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究其原因,多方面因素交织。在外交成果方面,特朗普期望在其任期内达成具有影响力的外交成就,美伊核协议倘若能成功重启并达成更符合美国利益的版本,无疑将成为其外交政绩的一大亮点。从军事冲突风险考量,美国并不愿轻易卷入以色列与伊朗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冲突之中,通过谈判稳定美伊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局面。同时,美国国内舆论对于海外军事行动的厌倦情绪以及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争端的压力,也促使特朗普做出这样的态度转变。
2015年,伊核协议正式达成,这份协议的诞生背景复杂且意义重大。当时,伊朗核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构成潜在威胁。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经过漫长且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伊核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确保核活动仅用于和平目的,例如限制铀浓缩丰度、减少离心机数量等。作为交换,国际社会逐步解除对伊朗的相关制裁。然而,美国在2018年的退出打破了这一相对稳定的局面,伊朗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步中止履行部分协议条款,其核能力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引发了国际社会新一轮的担忧。
伊朗(资料图)
在阿曼举行的首轮间接谈判中,诸多细节值得关注。双方代表通过特定的沟通渠道展开交流,会谈持续了数小时,期间针对核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意见交换。美国在此次谈判中展现出较为强硬的立场,其要求伊朗彻底拆除核项目,这与2015年伊核协议中限制伊朗核发展能力的要求相比,更为严苛。此外,美国还期望伊朗限制导弹能力,并削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伊朗方面则有着自己坚定的诉求,伊朗强调其核能研发是基于和平利用的目的,希望能够保留一定的核能研发能力,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等合理诉求。同时,伊朗坚决要求美国解除对其实施的一系列制裁,因为这些制裁对伊朗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色列在美伊核问题上一直扮演着极为特殊且强硬的角色。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长期以来坚决反对伊朗拥有任何核能力,对于2015年的伊核协议,他也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认为该协议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在得知美伊即将重启核谈判的消息时,内塔尼亚胡明显表现出惊讶与担忧。他此前曾提出美伊可参照“利比亚模式”改善关系,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伊朗方面的直接无视。
2024年10月,内塔尼亚胡位于凯撒利亚的私人住宅遭到一架从黎巴嫩发射的无人机袭击,以色列方面指责“伊朗及其代理人”策划了此次袭击,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使得内塔尼亚胡对于伊朗的态度更为强硬。而在美伊核谈判重启的关键时刻,美国暂不支持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计划的信号,无疑让内塔尼亚胡感到不安。这意味着以色列长期以来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计划可能受阻,其需重新评估自身在地区的战略布局以及与美国的关系。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据美国媒体16日报道,经过长时间讨论,美国政府暂不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的计划,选择与伊朗就限制其核计划进行谈判。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政府了解以色列军事计划的官员及其他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以色列计划在今年5月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目标是将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能力推迟一年或更长时间。以方希望美国支持并帮助实施该计划。
美伊谈判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若双方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达成全面协议,将对中东地区局势稳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也将迎来新的调整,伊朗有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以色列的安全形势虽仍面临挑战,但紧张程度或可得到一定缓解。若仅达成部分共识,地区局势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但潜在矛盾依然存在。而一旦谈判破裂,美伊关系恐将进一步恶化,中东地区极有可能再次陷入紧张动荡的局势,甚至不排除军事冲突升级的风险。这场谈判的走向,无疑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神经。